張召忠:「史上最難產戰機」剛欲出口又要胎死腹中?

前段時間,阿聯酋國防國務部長巴瓦迪到印度進行正式訪問,當時印度媒體異常興奮,因為巴瓦迪不僅和印度國防部長尼瑪拉·西塔拉曼舉行了會晤,還去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參觀了。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可以說是享譽全球了,凡是經過它製造、大修或升級的飛機,想要逃過墜毀宿命,那必須得運氣爆棚才行。40年來墜機1000餘架的業績至今無人能破。

而阿聯酋國防國務部長巴瓦迪到那之後,印度方面給他展示了更加聲名赫赫的“光輝”戰機。印度媒體表示,阿聯酋對“光輝”戰機展露了非常熱切、非常濃厚的興趣。甚至除了阿聯酋,連新加坡、埃及、斯里蘭卡都對“光輝”戰機有著濃厚的興趣,營造出了一種好些國家排隊要買“光輝”戰機的氛圍。

然而,當大家還沉浸在這個消息的時候,又有一個新聞傳來:印度國防部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鬧翻”了。主要是因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拖延症”。該向印度空軍交付的戰鬥機、直升機和運輸機等,遲遲交付不了。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一直不按時交貨,把錢交了,貨定了,卻老是生產不出來。

比如說,原本按合同,應該在2017年前交付給印度空軍的222架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只生產出197架。剩下的25架預計在2020至2021年前才能交付使用。再看60多架美洲虎攻擊機的升級計劃,已經拖了6年多了。

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光輝”戰機的批量生產推遲了5年。其中的20架原先打算2017年初開始服役。但是,印度空軍到現在也就收到了10架。剩下那10架想在2021年之前交付是沒啥希望了。

印度軍方當然是不會有好臉色了,但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表示自己也很委屈,之所以沒法按時完成任務,主要是因為印度空軍三天兩頭地對這些項目提出修改要求,光是“光輝”戰機這些年來的修改就有三百到四百次。

印度國產“光輝”戰機從1983年印度政府批准戰機研製,到2016年7月1日服役,前前後後經歷了33年的坎坷時光。可謂是三十多年磨一劍了,甚至被調侃為“史上最難產戰機”。

印度搞“光輝”戰機的時候,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盯著地裡的,想著實驗室裡的,今兒看見個新技術,不行,我要加上,明兒看見個新技術,不行,我還要加上。這戰鬥機就永遠生產不出來了。

除了“難產”,“光輝”戰機還有一個指標沒完成,就是國產化的程度,原本印度對“光輝”戰機寄予的希望非常大,想要達到80%以上國產化,然而,根據俄羅斯方面的統計,“光輝”戰機國產研發的部分只佔大約50%。

國產化指標完不成,重度“拖延症”以及聞名世界的摔飛機率,背後都有一個根源,那就是工業體系有問題,製造業的發展跟不上“野心”的膨脹。

但是,大家都知道,莫迪是個雄心勃勃的領導人,在他上臺之後,提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朝著軍隊現代化的目標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今年3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佈,將在印度建立F-16戰機全球生產中心,把生產線搬到印度,要給印度生產F-16最先進的Block 70系列戰機,還會負責全球F-16戰機的維護。

今年4月,波音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馬恆達防務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推動在印度生產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關於印度,我們並不能輕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