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鍛鍊頻率和強度,兼顧時長,有間隔的健身才是王道!

關於鍛鍊頻率和強度,這是很多人去健身房經常問的,今天從4個方面給大家講講。

如何把握好鍛鍊頻率和強度,兼顧時長,有間隔的健身才是王道!


1·每次訓練時長

建議每天運動至少要有30分鐘,是因為隨著運動時長的不同,身體消耗的能量組成是不同的。

在運動的前30分鐘,消耗的身體的糖原佔較大比例,脂肪較少,超過30分鐘以消耗脂肪為主。有些人說前30分鐘不消耗脂肪是不正確的,身體不可能把糖原全部消耗完了,才開始消耗脂肪,這不是有閥門的龍頭,沒有那麼清晰、絕對的分隔,只是哪個多、哪個少的問題。

2·有間隔的鍛鍊

有間隔的健身,能讓運動中受力的肌肉群在第二天得到休息和恢復。肌肉群其實是要有規律地對它進行刺激,才能更好的形成,即鬆弛有度。

如何把握好鍛鍊頻率和強度,兼顧時長,有間隔的健身才是王道!


如果每週只鍛鍊一次,雖然時長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效果有差。間隔太久,前一次的鍛鍊效果並不會得到積累。

3·每次訓練強度

每個部位的訓練,一般需要在20-30下左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你覺得累但是還可以承受。如果做完完全沒感覺,那證明強度太小。

隨著鍛鍊,你對各個動作的承受力也在不斷提高,以前做起來很累的動作,堅持一段時間後會覺得很輕鬆、容易,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也需要隨著不同階段,對自己的健身計劃進行調整。

如何把握好鍛鍊頻率和強度,兼顧時長,有間隔的健身才是王道!


那些流言說俯臥撐做不起來的,手臂沒力氣的,請相信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包括我自己,最開始俯臥撐一個都放不下去。即使這樣,你還是要堅持,能做一兩個都算,每天加一個上去,慢慢你就會有驚喜。

4·每次的健身時長

最長不建議超過一小時。運動強度過大,不但不會讓健身效果很好的積累,反而造成肌肉流失,也會對部分受力的脆弱部位造成傷害,比如膝蓋和腰部。

如何把握好鍛鍊頻率和強度,兼顧時長,有間隔的健身才是王道!


關注壹健身,獲得更多的健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