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很多人剛開始去健身,總會遇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該練什麼,先做哪一項?有的人會上網查,有的詢問駐場教練,還有的會問自己身邊健身的朋友,但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彷彿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於是最後發展成了幾大流派:

1、跑步熱身,然後去器械區做針對性的訓練

2、跑步熱身,然後去上健身房的團操課

3、去了就上團操瑜伽,然後走人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沒有標準答案呢?下面,PPbody針對增肌&減脂兩種人群,給大家整理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健身流程,供大家參考。

一、補充能量和水分

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不要空腹健身。健身前至少半小時,適當補充一些食物,能夠讓你在訓練時更有勁兒,碳水+優質蛋白,少量即可。

運動任何階段都要補充水分,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提高泵感。

二、熱身

1、一般性熱身

在正式進入訓練前,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目的是提高心率,降低肌肉的粘滯程度。一般性熱身適合所有運動項目,5-15分鐘的低強度有氧,如快走、慢跑、騎單車、橢圓機、划船機等。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2、針對性熱身

針對性熱身取決於你今天的運動項目。人體大肌群分為胸、背、核心、臀、腿,大肌群因為需要充分的休息時間,所以不能在一次健身過程中全部安排。如果你今天主要練習下肢臀腿,那就要對腿部的肌肉和關節做針對性的激活。

如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需要激活附近的肌群,並加強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比如先做幾組靠牆靜蹲、徒手箭步蹲等。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三、開始健身

這裡有一個新手容易走進的誤區,尤其是想要減脂的人群,需要提前糾正。那就是,有氧運動刷脂,所以減肥大量做有氧即可。實際上,減脂人群也需要做力量訓練,這會讓你的減脂效果更好。

增肌和減脂,健身訓練順序都是先做力量訓練,再做有氧訓練,區別的是訓練時間比例和動作個數。新手健身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往後發展可將時間延長,但也不要超過2個小時。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增肌:無氧運動佔總時間的80%,有氧佔20%。

無氧運動以力量訓練為主,一次安排2-3塊肌肉,每塊肌肉安排2-3個動作,每個動作3-4組,每組8-12個。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減脂:有氧運動佔總時間的70%,無氧佔30%。

有氧運動注意控制心率,燃脂心率區間為(220-年齡)×(60%~70%),為避免枯燥,可嘗試不同的項目。

減脂人群的無氧運動可以全身性訓練,小重量,每組10-15次。

四、訓練後拉伸放鬆

拉伸可以是全身心的,可以徒手,也可以利用泡沫軸和花生球幫助按摩。

如果你各項裝備齊全,能給自己來一次完整的放鬆當然是最好的啦,拉伸、泡沫軸、花生球正確安排順序是:

先用泡沫軸來放鬆大片肌肉→用按摩球來對重點部位進行點狀放鬆→最後拉伸對筋膜進行牽拉。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五、給自己加餐

是的你沒有看錯,健身完了之後要給自己加餐!減肥的人也可以吃!餓著肚子睡覺是錯誤的!健身訓練後,補充能量,有利於肌肉的恢復,讓自己越練越有勁兒。

此時應該補充高GI碳水+優質蛋白質,原則上,碳水化化合物與蛋白質攝入比例在3:1或者4:1,總熱量不超過300大卡,是不會囤積脂肪的!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以上就是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啦,大家可以參照這份流程給自己安排訓練計劃,同時做好記錄與統計工作,不要再兩眼一摸黑地走進健身房了,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能讓我們更快達到健身目標,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進健身房只會跑步瑜伽?一次完整的健身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