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不得不面對的外賣難題,該如何破局?

最近美團外賣漲佣金迎來一片罵聲,而做為餐飲混了多年的人,看到的是好機遇。早些年的平臺間的補貼拼殺坑死多少品牌和個體,平臺扣點提高是餐飲迴歸本質,良性的發展線上價格就應該高,這樣線下才有拼實力的基礎,隨著外賣費用增加顧客也會從線上走下線下,給實體店鋪流量,依託自身產品優勢的品牌未來之路會更好走,那些依靠補貼的早該退出市場。餐飲是持久戰,耐力戰,看不清楚未來也就活不好當下。那麼對於外賣我們可以試著做出以下工作。

<strong>1.我們要對外賣抽成保持理性

外賣其實跟打車軟件一樣,前期靠補貼,後期抽成,平臺不會一直補貼的,所以我們應該做好長久打算,外賣做的好的商家堂食也需要跟上。堂食可以提供社交、溝通等功能,這也是外賣所欠缺的。這裡不談大連鎖對於外賣平臺抽點可以談的比較低,就說普通的商戶,如果對於外賣依賴很強的,可以自己使用會員系統,建立配送團隊。可以使用自己的平臺,省去抽點,這部分利潤是十分可觀的,就是在外賣平臺,自配送抽點也是很低的!

<strong>2.打造自己的流量通道

在沒有外賣平臺以前,外賣從最初的打包帶走,到後來的電話訂餐,都不曾有過打包費,配送費,甚至跑腿小費,但是外賣總體會比堂食價格要高點。

在互聯網時代,外賣平臺剛出現時甚至比堂食低了很多!電影《無間道》裡的那句話

餐飲人不得不面對的外賣難題,該如何破局?

<strong>用錢聚集起來的流量,最終也必然從流量裡要錢。

而那些抓住流量機會做強的品牌,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壁壘,演化出極強的生存能力。

一位餐飲人曾訴苦,剛開始接入外賣平臺時,每家店的外賣單量可以達到2萬。在2018年,這種形勢急轉直下,一半的單量都流失了。

從外部環境來看,平臺規則的變化,尤其是競價排名的機制,加上更多商家的入駐,讓這個品牌獲取的流量直接減少。

但他總結,從內部管理來說,過度依賴外賣平臺,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品牌壁壘,讓自己有些被動。

他遇到了同很多餐飲人一樣的問題:是靠平臺而活,還是靠餐廳本身來生存?而“強制二選一”確實霸道,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抽成,並無多大問題:承受不了,可以退出平臺。

<strong>在抽成提高的過程中,一些商家就像溫水裡的青蛙,知道抽成早晚會提高,但依然沒有跳出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流量通道。


面對如此高的抽成,也許很多人開始懷疑,外賣究竟還能不能做。樂凱撒比薩創始人陳寧總結得好:

<strong>外賣會回到正常的生意,補貼燒錢會停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才是完整的餐飲生態。

顯然外賣即將迎來陣痛期,會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平臺的抽成提高,運營能力弱者將被淘汰;其次,品質商家的優勢逐漸顯現,<strong>僅憑滿減的低價策略,在競爭中將會失敗。

不補貼、不滿減,外賣還能做嗎?還是看回打車軟件,<strong>即使沒有補貼,對司機的抽成也不低,真正有需求的人依然在用高德、滴滴和首汽。

從成本構成來說,消費者節省了去餐廳的時間,理應為這段時間買單。<strong>但讓消費者形成這樣的習慣,需要過程

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曾談道:“品質外賣成為人們追逐的重點。我們要通過品質化、精細化、多樣化等多種方式提升用戶體驗,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優品質的外賣服務。”

外賣平臺的監管門檻提高,已經淘汰掉了一部分投機取巧者;抽成的調整,會繼續淘汰盈利能力弱者。

儘管,這看起來很殘忍。

<strong>外賣生意該如何做?

餐飲人不得不面對的外賣難題,該如何破局?


<strong>1.迴歸理性,線下流量決定了你的線上流量

經過這些年的市場培養,外賣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本質就是你想節約自己的時間,因此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成本,

你的線下流量決定了你的線上流量。如果你線下流量沒有,線下做得不好,那你線上也不可能好。你線下好了,線上就是不打折,也一定會好。

如果線上價格過低會搶你線下的流量,等於是你自己打自己。

所以,線上線下同價才是做品牌的正道。

如果你通過一些免減手段,把量拉起來,這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數據會很難看。

<strong>2.迴歸品質,消費者仍將為高品質和時間買單

隨著外賣的普及,消費者越來越趨於理性消費,平臺補貼不再的情況下,一定是品質取勝。

那些沒有實體或者簡陋實體的外賣店將很難生存,外賣這一領域會越來越往成熟健康的方向發展。永遠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堅持好的產品品質,不要因為成本壓力而降低出品標準,不要盲目相信所謂流量、折扣和促銷,只要堅持品質為導向,消費者一定不會辜負你。

<strong>3.迴歸精細,懂餐飲本質的基礎上懂流量邏輯

要搞明白線上獲取流量的方法論,要知道平臺排名規則的動態算法,因為這個是門店線上流量的主要來源。

在流量投放開始前,首先對你的產品的核心客群要做數據分析,找到他們在線上的觸點,然後設計相應的引流的方式方法,同時要針對不同渠道的流量做好流量轉化的配套方案,這樣才能把流量玩轉。

外賣代運營公司會大量出現,如同當年的電商代運營,需要互聯網思維和數據運營的能力。

總結就是,對於平臺抽成上漲,餐廳應當合理調整框架,包括品質,精細化,並且有自己能夠培養用戶粘性的一系列動作,提升自己的品牌化,爭取賺到自己的忠實顧客,並且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培養自己的配送團隊,提高顧客體驗度,平臺只是輔助工具,如果始終依賴於平臺,最終會被左右,損失自己的利益!

餐飲人不得不面對的外賣難題,該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