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如今的下場到底是被資本拋棄還太過自信

ofo小黃車押金問題一直在延續,小黃車的押金,按每人99元計算,正在排隊退押金的1100多萬用戶,涉及的金額超過10億元,全部退完至少要等到3年以後。儘管目前還有人在使用小黃車,但整體的使用量肯定是急劇下滑的。開始退燒的共享單車行業,還能如何持續下去,這樣的ofo還能撐多久,為何曾經的頭部大佬如今淪落至此。

ofo如今的下場到底是被資本拋棄還太過自信

<strong>關鍵詞一:燒錢大戰

共享單車行業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瘋狂擴張,搶佔市場,瘋狂地資金投入,據不完全統計共享單車的融資數額就達到500億元,那這500億都去哪了,全部燒在了瘋狂擴張,搶佔市場的路上,帶來的後果就是一開始的遍地共享單車,到最後堆積如山,破舊不堪。這也不得不讓政府介入監管,來控制共享單車的這種擴張勢頭,如此的燒錢擴張也導致了眾多小品牌的共享單車迅速破產落敗離場,只留下資本充裕的頭部玩家繼續燒錢,但燒錢永遠都是有止盡的,畢竟資本投資還是需要看回報的,不是一味的砸錢,像摩拜和ofo也在慢慢退燒,摩拜最後好在被美團收購,最終還算是不錯的結果,但ofo在漸漸被資本拋棄,自己在退押金的浪潮中身不由己,鉅額的押金ofo該如何解決,難道共享單車大戰已成定局?其實摩拜和ofo就像是阿里和騰訊之間的競爭,最終看似騰訊贏了,但阿里這邊又出現了哈羅單車,並且已經佔領了第一的寶座。我們再來說說這瘋狂擴張的背後帶來的問題,也是ofo面臨的問題,瘋狂擴張導致一開始的考慮不充分,自行車的損耗很大,叉子投放越來愈多,但也越來越難騎,這樣造成了極度的浪費,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運營成本。並且後期的維護費用也是不小的支出,這也導致他們燒錢的速度太過於快,很難讓資本看到曙光。

ofo如今的下場到底是被資本拋棄還太過自信

<strong>關鍵詞二:資本的力量

上面也提到了摩拜和ofo其實主要還是後面的兩家巨頭在競爭:阿里和騰訊,這兩家一直在各個領域都在競爭,當年的滴滴和快的,最終以滴滴收購快的結束,這次的摩拜和ofo也同樣,好在摩拜已經在騰訊的撮合下被美團收購,算是落得一個不錯的結局,但ofo卻成了一個棄嬰,雖然一開始背靠阿里,但現在由於ofo是多方投資,阿里,滴滴,經緯中國等,其中滴滴是最大的機構股東,這幾方都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然而滴滴一開始就想收購ofo,但一直並未獲得更深入的合作,其實這也漸漸的激發了一些內部的矛盾,使互相之間開始有不同的對立面,滴滴也在去年中旬派駐了高管進入ofo,不過後來戴威方面表示這些人已經退出ofo公司,這也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資本的力量也激化了公司的內部矛盾,也使得他們無法再次被資本信任。

ofo如今的下場到底是被資本拋棄還太過自信

總結下:ofo的失利是資本運作的失敗,也是內部機制太過於複雜混亂,導致很多事情的決策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統一,如果摩拜和ofo合併可能會是最好的結果,就像當年的滴滴和快的一樣,如今的滴滴已經成為國內網約車的絕對地位,雖然說現在哈囉出行開始佈局這方面,但滴滴的地位目前還不能撼動,談回到ofo,他們最終的結局到底是怎樣,到底會不會再次獲得資本的眷顧,我們很難保證,畢竟共享單車的大戰似乎已經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