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01.

關於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到底重不重要?目前很多言論傾向於:不重要。

第一,“小學低年級習慣比成績重要”“小學低年級閱讀更重要,不要在意一次兩次的測試成績”,在低年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並沒有習慣養成和閱讀積累更重要。

第二,“三年級才是學習的分水嶺,才需要努力呢!”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三年級是孩子之間拉開差距的重要時間點,一二年級孩子之間差異並不大,也不需要過分關注成績。

第三,“一二年級的知識那麼簡單,中年級很輕鬆就補回來了,一二年級幹嘛給孩子那麼大壓力?”很多家長是崇尚快樂教育的,覺得小學知識簡單,讓孩子有個輕鬆快樂的童年至關重要,不需要在低年級過分關注成績。

第四,“孩子開竅有早有晚,一二年級那麼小,耐心等待吧,別糾結成績”這也是不少部分家長的心理,他們認為孩子的悟性不同、開竅早晚不同,需要耐心一些,成績好只是早晚的事。

以上是現在很多家長認為低年級成績不重要的普遍原因。當然,教育無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畢竟家庭教育需求不同。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02

但是結合教育現狀,作為一名老師,對以上家長的論斷是不贊成的。一二年級成績重要不重要呢?當然重要!

第一,用事實說話:六年成長曲線、初中三年觀察,低年級學優生髮展更穩定、後勁更足。

我上一屆學生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畢業,下圖是這屆孩子一年級上學期的期末成績,排名是按成績依次從高往低排列的,標紅的字體是小升初考上名校的孩子。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從圖中可以看出,小升初考上名校的孩子,在一年級末考中也是班級前列的。當然,排名中間的也有考上名校的,但呈遞減趨勢。

有沒有黑馬呢?當然有,排名後二十名的,有兩個孩子在五六年級通過課外班的強化學習,也考上了名校,但是升入初中後,仍然是班裡的“老大難”。習慣不好、基礎不紮實,怎麼可能會秒變學霸呢?

所謂有圖有真相,看完圖片,不要再相信別人口中的“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的論調了,如果他家孩子上過小學,尤其是成績還不錯,家長一定不會說出那樣不負責任的話來!

第二,從學習興趣來說,一二年級學優生更早建立自信心,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一二年級是建立學習信心和興趣的關鍵時期。一個人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哪裡來呢?除了先天的喜好,更多的是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價值感。從而激發內心的熱情,建立強烈的自信心。

在一次一次的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中,如果成績優異,孩子就會形成“我很棒,我可以學好!”的心理,從而更積極主動、踏實認真地對待學習。從而形成學而優、優而學的良性循環。

而如果在一次次的測試和學習活動中,孩子體驗到的是一次次失敗,那孩子的自信心、學習興趣、活力都會被挫傷,從而形成自暴自棄、叛逆等心理,成績肯定非常難提高。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第三,從學習力來說,成績是一個學生一個階段內的習慣、心理狀態、思維等的綜合反映,成績就是習慣、就是能力的體現。

每個一線老師都清楚:成績好的孩子,往往是習慣好,心態積極陽光、向上踏實、穩定堅韌,主動思考、思維活躍。

我們經常說“習慣很重要”。其實,很多人根本沒理解習慣到底體現在哪裡!就是體現在學習的方方面面。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課後認真複習、及時鞏固練習的習慣......

沒有一份收穫不是歷經汗水!沒有一個學霸是不播種辛勞就能收穫碩果!一二年級成績的優異,就彰顯著孩子良好的心態、習慣、能力等,這樣的孩子,中高年級也不會差!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第四,從家庭教育來看,一二年級學優生往往背後有一個重視教育並持續付出努力的家長,良好的家庭教育質量決定著一個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

小學是家長最累的時期,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學習點滴,都需要家長親力親為,一點一滴地指導。一二年級孩子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家庭教育的差異。那些在低年級成績優異的孩子,並不是不會退步、沒有失敗,而是家長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手把手地教孩子、引導孩子。在這樣高質量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走出來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優秀呢!

第五,萬事有例外。部分學生在入小學前,對小學知識進行了超前學習,一年級會短暫成績突出,但若習慣不佳,很快會落後。

有不少孩子在小學前上了幼小銜接班,也就是學前班。還有很多家長,讓孩子不斷地在進行超前學習。這都能理解。如果方法得當、引導到位,孩子能更快適應小學生活,儘早建立學習信心,成為學優生。但如果孩子習慣養成不好,那低年級的好成績就是在“吃老本”,等老本吃完,也就會被別的孩子甩到後面了。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03.

一二年級的成績,是家庭教育、孩子學習習慣、心理狀態、學習能力、入學前已有知識等的綜合體現,非常重要。我們既要十分重視,又不能唯分數論。

第一,要讓孩子懂得,學習和考試的意義,讓孩子重視學習和考試,積極面對、努力學習。

第二,要足夠重視,但不能以分數定英雄。將分數這把刀凌空架在孩子脖子上,讓孩子處於壓抑和恐懼狀態下,學習成為了一件萬分痛苦的事,哪裡會有成績可言呢!

第三,功夫要花在日常。每日的作業、預習、複習,要高質量完成。

第四,培養孩子專注力,讓孩子課堂認真聽講,將知識在校內吸收,這是保證學習效率的關鍵所在。

第五,孩子處在變化中,潛能無限,無論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成績如何,不要放棄努力!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別自欺欺人!打牢基礎很關鍵!

無論教育理念如何更新,教育活動如何豐富多樣,在我國當前教育環境下,每個孩子的素質、能力都要通過一張張試卷去檢測、去評判。萬丈高樓平地起,說一二年級成績不重要的,純屬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幫孩子打牢基礎,是我們送給孩子遠航的重要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