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牛肉盒子”是阜阳人的叫法,这是一种习惯。比较标准的称呼应该是“牛肉馅饼”,而牛肉盒子的“盒子”就是指包裹馅料的面皮。如韭菜馅的就叫“韭菜盒子”。在阜阳,做“牛肉盒子”的多为回族人,“牛肉盒子”也因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香味浓郁而受人喜爱。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在阜阳,“牛肉盒子”和众多小吃一样,起源无处考究。这种食物一般很少有人在家里制作,关键是费事,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这种食物多出现在街头早餐摊点上,且现做现卖。

常言道:天下哪有掉馅饼的事,但凡做牛肉盒子的,都属于小生意,很多无固定店铺,风里来雨里去,也是很辛苦的事。主家一大早就要起床做好准备,一大盆和好的油面,一大盆冒尖的馅料,放在一个大案板上。炸牛肉盒子一般是两个人,一个人手抓一个面团,捏扁了,塞进一团馅料,包成一个面团,再放在案板上用手压扁,放进平底锅中炸油炸,等牛肉盒子的底面变成金黄色,再用筷子将牛肉盒子反过来,将另一面也炸至金黄色,就出锅了。另一人则专门负责烧火和售卖。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想要牛肉盒子好吃,馅料是关键,牛肉必须肥瘦相间,粉丝必须用红薯粉丝,剁碎了,拌上鸡蛋清、盐、五香粉等调料,拌匀了。同时,和面也有讲究。一般来说,牛肉盒子的面用的是水油面,也就是用适当的水、油、面粉调制成面团。这样的面团,既有水调面团的筋力、韧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又有油酥面团的滑润性、柔顺性和起酥性。所以牛肉盒子的“盒子”吃起来也是很有滋味。

牛肉盒子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烫嘴、流油。但一定不要放凉了吃,那可太腻人了。所以,必须趁热才能吃出好味道,一口咬下去,首先滚烫的牛油汤水会喷溅入口,牛肉的香,不用说了。然后等咀嚼一会,你会感觉除了油香肉香之外,更多的是五香的味道特别浓郁。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其实牛肉盒子不为阜阳独有。整个皖北地区,甚至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区都可以见到,只是风味与烹饪技法不同罢了。那年,我去与阜阳相邻的亳州,见到亳州也有牛肉盒子,同为牛肉粉丝馅料,但个头大如面盆,看着金黄油亮的,亳州人称之为“牛肉馍”从这一点来看,阜阳的牛肉盒子只能算是小馅饼了。其次,亳州的牛肉盒子不是油炸的,而是用平底锅煎熟的。口感馅料咸香,馍皮口感焦韧,有明显的面香。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除了牛肉盒子,阜阳还有一种以素馅为主的菜盒子,其做法与牛肉盒子相同,而且可以灌鸡蛋,菜盒子炸至五成熟的时候,在上面戳一个口子,然后灌进一个鸡蛋,再炸熟。咬上一口,外皮酥脆,混合着粉丝和鸡蛋的浓香味,十分可口。

韭菜盒子,也是阜阳一种传统美食。这种食物既不是油炸的,也不是油煎的,而是用铁鏊子烙熟的。一张薄薄的面皮,上面撒上韭菜,佐料,再打一个鸡蛋淋匀,再覆盖一张面皮,把四周压实了,然后放到鏊子上烙熟。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过去,阜阳人做韭菜盒子喜欢用头茬韭菜,因为头茬韭菜最鲜嫩,再搭配鸡蛋,吃起来是表皮酥脆,内馅鲜香。烙好的韭菜盒子老远就能闻到韭菜的那股子香味。在阜阳人眼里,或许只有韭菜盒子,才能对得起头茬韭菜的鲜嫩,其他做法都不行。

同样叫韭菜盒子,而天津的韭菜盒子就有所不同,从外表看类似于一个大饺子,馅料也与阜阳的不同,如粉丝要先入油锅中炸成变粗,捞出晾凉后捏碎,鸡蛋打散入锅中炒成小碎块晾凉,然后与切碎的韭菜、鸡蛋、再加入盐、胡椒粉拌匀。然后就像包饺子一样。另外,天津的韭菜盒子不是用鏊子烙熟的,而是用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油,放入韭菜盒子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味道香酥可口。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在中国,我们通常认为被称作“盒子”的食物,一定是馅饼之类的东西,但有时也未必。

有一年去武汉,在一家土菜馆就餐,我让老板推荐当地的特色菜,老板说,我们这里的西葫芦盒子很有特色,菜单上也是这样写的,当时想想,既然是西葫芦盒子,无非就是西葫芦作馅的菜盒子,那就尝尝吧,所有就点了这道菜。,没有想到的是,西葫芦盒子就是用西葫芦切成圆圆的片,中间夹了一点肉馅,外边粘上鸡蛋汁,再放到锅里油煎出焦黄即可。这真是颠覆了我的想象,可谓是见识小了,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很是爽口。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说到肉菜盒子,想起来有一次听朋友讲,中国的肉菜盒子与意大利的披萨最大的不同,就是盒子的馅在里面,披萨的馅在外面。他还讲到了披萨的来历,说是元代马可波罗到中国学会了制作馅饼,但是回到意大利就忘记了制作方法,于是就将馅料放在饼上面,所以成了现在的披萨。

在阜阳,有一种美味叫牛肉盒子

我当时听了就怀疑这极有可能是杜撰的。因为馅饼的味道主要是馅料的味道,再加上一丝面粉的口感,吃起来很香。披萨,除了各种食材的味道,芝士和酱料带给了它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但相对来说,中国的肉菜盒子才是最美味的食物之一,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