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昨天晚上,深圳樓市實行二手房“三價合一”,杭州執行“搖號購房”銷售政策持續刷屏。新一波樓市深化調控似乎要從這兩個熱點城市燒起來。

在之前的文章裡,筆者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2018年各項調控措施將繼續嚴格執行,樓市將保持高壓,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在差異化調控的思路下,樓市調控將更加細分。

如今,不出所料,部分城市已經涉水,形勢依舊嚴峻。而對於鄭州來說,當前階段還深陷在“搶人大戰”的泥沼之中,變相擴大需求,刺激消費。下一步,鄭州是會繼續頂雷冒險放水自救,還是要深化調控與中央調控精神保持步調一致呢?

1

“三價合一”的意義何在?鄭州會跟風嗎?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首先了解一下“三價”是哪“三價”。在我們買房的過程中,一般存在“四個價”,分別是:房屋成交價、銀行貸款評估價、網籤備案合同價、房管局評估價。房屋成交價各不相同,這個由買房雙方各自敲定,不在“三價”之中。因此,“三價”為銀行貸款評估價、網籤備案合同價、房管局評估價。

所謂“三價合一”,指的是二手房交易中涉及的貸款評估價、網籤備案合同價、房管局計稅評估價,三個價格將不再“各自為戰”,銀行將以網籤價和計稅評估價的最低值作為貸款評估額度依據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三價不可能真正合一,三價只有儘可能趨於接近。

小王想在鄭州買一套總價200萬的二手房,首付30%,為60萬,需要向銀行貸款140萬。

在之前,小王為了避稅,可以與賣方達成一致,網籤備案價寫低一些為170萬,這樣一來,政府的評估價一般會低於實際成交價,可能是150萬。但是小王為了多向銀行貸些款,對銀行說成交價是250萬,但銀行有自己的評估系統,銀行最終的評估價是230萬,並以這個價格貸款70%給小王,即161萬。小王得到了銀行的161萬貸款,自己只需掏39萬首付,節省了21萬,你說划算不划算?

“三價合一”之後,銀行以網籤和房管局計稅評估價的最低值,也即150萬,作為銀行評估價,以這個價格的70%銀行給你貸款,也即105萬。如此,小王買下這套200萬的二手房需要自己掏95萬,多拿了35萬首付。

如果為了少付首付,把網籤備案價寫高點,寫成250萬,評估為230萬,那麼按2%收稅,那麼就要掏4.6萬的稅費,比150萬的評估價多掏了1.6萬。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購房人大多是選擇能避的稅就避,即使是多交一點首付,都不會去多交稅費。

“三價合一”政策的出臺,是一劑見效較快的烈性藥。在調控以來,深圳二手房市場倒掛嚴重,這次執行“三價合一”無疑是對二手房市場的一次重大打擊,但是對新房來說卻影響不大。無論你做哪種選擇,都是在“去槓桿”和“多交稅”之間選擇,賺便宜的永遠不是你。

“三價合一”本質上與提高首付、利率上浮的調控措施是雷同的,都是採取增加買房成本、抬高買房門檻的方法來抑制買房需求,短期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些手段並不是都那麼行之有效。該入手的,多掏點稅或者多拿點首付,一樣上車。去槓桿+控房貸+禁止監管套利,與之前提到的防範金融市場風險的打法也是一致的。

對於鄭州來說,調控週期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在限購限貸限價三座大山之下,一手房市場確實迴歸穩定,穩中有升,雖然偶有“開盤即清”的炒作聲音出現,但是市場活力減弱的態勢還是有目共睹的。與深圳的共性就是,在一手房嚴控之下,二手房價格依舊居高不下,也出現了倒掛情況。

依照鄭州此前調控的尿性,跟風“三價合一”也是大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鄭州二手房市場容量小,泡沫大,活性差,成交量持續低迷,在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之間如何選擇,確實需要智慧。

此外,“三價合一”還能帶來一些機會:

1、“三價合一”確實是一個小利空,市場會短期倒向買方,這也是一種機會,或許能買到比之前便宜一點的房子。

2、二手房流通性下降,會進一步促進租房市場的優化升級。房價不漲,房租會跟著補漲。

3、新房上貨量本來就已經不足,短時間內會吸收一部分二手房客源,會形成一波市場。

2

鄭州搖號購房還要等多久?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3月28日夜,杭州住保房管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消息,表示將對新房銷售採取公開搖號全程公證的方式,以打擊炒賣房號、捆綁搭售等違規行為。具體辦法將於近期公佈。

3月15日,武漢市房管局發佈《武漢市剛需人群首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優先選房操作規程(試行)》徵求意見稿。

2017年5月,南京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下發《關於做好公證機構主持搖號方式公開銷售商品住房工作的通知》。就在發佈通知後一週,南京誕生首個公證搖號樓盤。

除了杭州,全國已經有南京、上海、長沙、成都、武漢等城市出臺了相應政策。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這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提供了一個相對更公平的購房環境,杜絕了“茶水費”等現象的出現,如果監管機制能夠同時跟進,對於廣大剛需購房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同為中部省會的武漢、長沙,等已經率先實行搖號政策,如今,杭州也加入了搖號了隊伍,可見,各城市在對待調控的態度上,已經出現了改變。雖然,在房地產調控上各城市市場情況差別不小,因城施策是共識,但是,各地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政策評估,實施最符合實際的政策來鞏固調控效果。總的來說,住房供給越充足的城市,實施搖號買房政策的可行性就越小,反之亦然

那麼,鄭州如今的商品住宅供應情況是如何呢?

就2017年的情況來說,鄭州商品住宅市場總體還是供大於求的。

深圳“三價合一”,杭州“搖號購房”,鄭州樓市會何去何從?

官方數據來看,2018年2月份,鄭州商品住宅累計可售面積1830萬㎡,消化週期7.6個月,已經迴歸合理區間。商品住宅預售127.2萬㎡,環比減少5.8%;商品住宅銷售132.9萬㎡,環比減少了40.9%;商品住宅供求比為96:100。

可以看出:

1、鄭州商品住宅市場供應相對充足,供求比接近1。

2、鄭州商品住宅市場庫存合理,消化週期也迴歸到了合理區間。

3、搖號購房對鄭州來說並不是當務之急。

以上現象的出現,與當前的調控政策不無關係。在收緊的調控政策下,雖然鄭州商品住宅價格小幅上漲,但是需求釋放受阻,同時,因為商品住宅持續供應,庫存增加,出清週期明顯上升。

但是,不得不提防,在搶人大戰之中,鄭州似乎並不甘於落在下風,增加淨流入人口、擴大需求是當前鄭州在城市結構轉型中的關鍵一步。而這一步,勢必會破壞當前形成穩定局面的供求平衡。

一旦,供應明顯不足,隨之而來的是房價上漲,以及更嚴厲的調控措施,搖號購房也會首當其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