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導讀:

最近一個做教育朋友和我聊了他公司的情況:

他們公司,除了幾個人事財務,幾乎全是課程顧問,但是公司的一半以上的銷售業績都是一個姓溪的客戶經理的。老總自然對溪經理非常器重,重點培養,讓他負責整個公司的團隊和渠道,公司業績也蒸蒸日上!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然而今年三月底的時候,溪卻莫名其妙跳槽去了同行的一家教育機構,連聲招呼都沒打,公司瞬間失去了一名頂尖的銷售人才,另讓老總更加氣憤的是,小李還帶走了銷售團隊和公司一大批資源,使公司遭受重創,老總幾番聯繫他,請他回來,都以各種理由拒絕迴歸。。。

一番打聽後得知,原來是競爭對手給出了更好的薪資福利,溪便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離開。老總氣的直說“白眼狼”,自己那麼器重他,給的待遇也不差,他掙的也不少,竟然就因為對手給的高一點點就選擇離開。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其實,在中小企業中,這樣的案例不計其數,作為老闆你意識到你在培養出優秀員工後,你的好苗子正在被圍追堵截嗎?


為什麼能挖走你的優秀員工?

70%是候選人對當前的環境不滿意,30%是因為外面的機會好。

發現了嗎?前者是決定性因素。

如果對方只是出一倍的價錢,公司的感召和人情還可以發揮作用。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但是,如果是五倍的價錢呢!

當利益達到300%就可以讓人鋌而走險,更何況五倍的價錢!不管是不是龍潭虎穴,都值得去闖一闖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當前市價都已經是現在員工收入的五倍了,你還一直說對員工好,這怎麼看都缺乏說服力。

反思:如果拋開感情、忠誠不談,企業如果沒有好的激勵機制,好的薪酬模式,怎麼可能留住核心人才呢?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傳統薪酬結構設計:

  1. 彈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業務崗位的固定部分可達80%以上。
  2. 無法衡量:員工收入與其價值不能相對有效地衡量出來。
  3. 薪酬與員工價值失衡:價值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工作量=產值+價值
  4. 缺乏激勵作用,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消極怠工。
  5.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傳統薪酬績效缺乏活力。
  6. 員工都是抱著打工者心態工作,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幹多幹少工資都一樣。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業務員加薪的兩大模式:

  • 1、KSF增值加薪:

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1)回款率指標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操作: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準)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 銷售崗位ksf案例設計: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 2、PPV量化加薪:

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小結:

銷售員是每家企業裡面衝鋒上陣的關鍵崗位。所以一套有效的激勵管理辦法可以使銷售員更加充滿鬥志激情,讓公司業績翻番。

但是很多企業在設計銷售崗位薪酬激勵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底薪+提成的方式來進行工資發放。從激勵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式顯得比較的單一,激勵不夠豐富多樣。激勵單一的結果,最終也會體現在銷售的業績上面來。

所以說,一個企業的薪酬績效模式是否具備豐富的激勵性。多樣性,對於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積極性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裡面。

有沒有發現“底薪+提成”不再適合企業,員工不吃那套能者多勞的

薪酬設計的主要導向是什麼?

1、激勵多化:

按週期、按三線目標(保健線、激勵線、挑戰線)、按個人與團隊、按職責內外等組合設計。

2、層次差異化:

按不同層次、年齡員工的需求差異進行設計。

3、雙向擴展化:

由單向激勵發展到雙向驅動,增加驅動力。

4、未來價值化:

除當下價值激勵外,開始注重潛力與未來價值,如股權、願景等。

  • 另外,薪酬設計還要綜合考慮五大要素:

1、挖掘員工深層次的需求;

2、必須懂得激勵理論;

3、選擇最佳的薪酬模式;

4、設計合理的薪酬流程;

5、設置薪酬體系的保障。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