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潘建功,字西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翰墨薪傳”成員,甘肅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簡牘委員會成員,甘肅省基礎教育專家團隊成員,甘肅省詩詞學會會員,甘肅省金島書畫院副院長,通渭縣作家協會理事,專業書法教師。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初見潘建功,就被他身上的書卷氣浸染,為其敦厚心性和儒雅風度傾心。握手間溫熱誠摯,儀態盈盈,猶如和藹的鄰家兄長。仔細想來,這都與他四十年來一直醉心於書法不無關係,也與他長期從事書法教學休慼相關。
潘建功出身耕讀之家,祖父持家立訓,父親躬耕隴畝,從父任教小學,大家庭共同生活,各司其職。父祖耳提面命,嚴格訓導,在潘建功的記憶裡,練習書法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4歲懵懂初開,即教他識字時就用上了毛筆。可以說,兒時的隨性塗鴉就讓潘建功自幼感受著一點一劃的用筆技巧。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書法之妙,全在用筆。”書法作為獨特的傳統藝術,其藝術的物化形態就是用筆來書寫線條,結字造型,通過物化的手段達到創造意境、表達感情的作用。四十年來,潘建功臨帖不斷,筆耕不輟,感悟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書法文化,汲取著數千年來書法藝術的營養。特別是臨摹歐體,讓他掌握了楷書的方正與法度;臨摹顏體,使他感受到筆力的雄厚與開闊;臨摹二王的行書,讓他充分體會著書法的飄逸靈動;研究當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使他對書法的傳承與創新有了更深的感悟。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潘建功從骨子裡是熱愛書法的。這份愛,不僅僅是四十年筆耕不輟,更是對書法文化的痴迷。上初中的時候,他的作業本上,不經意間就蹦出幾個繁體字。這是因為,潘建功一邊在寫作業,一邊在考量著如何用筆,不知不覺就順手寫了出來。作為“中國書法之鄉”——通渭縣的老師們早都見慣不怪了,反而對潘建功欣賞有加。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通渭人對書畫的愛是根深蒂固的,無論學問高低,無論大人小孩,只要遇到能寫會畫的藝術家,眼神中總是流露出敬佩與熱愛。賈平凹先生曾做出“家中無字畫,不算通渭人”的評價。其獨具特色的書畫產業、群眾性書畫熱被學術界稱為“通渭現象”。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我感謝通渭縣這片文化熱土,孕育了熱愛書畫藝術的人民群眾,孕育了一代代書法創作人。”潘建功說。近年來,漸有成就的潘建功經常被通渭縣相關部門和書協美協邀請去參加“送文化下鄉”活動,到邊遠農村給村民們寫楹聯,寫中堂。有一次,在華嶺村“送文化下鄉”時,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始終站在潘建功的書案前,時而凝思不語,時而點頭稱讚,站著觀摩潘建功揮毫四個多小時。後來,主辦方說,老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畢生愛字如命,遇到自己喜歡的書法作品就邁不動步。而這,只是通渭人喜歡書畫的一個縮影。目前,通渭縣10萬餘戶幾乎家家懸掛、收藏字畫;全縣從事書畫習作創作的人員5000多人,年書畫交易額超過10億,被國家文化部、中國書畫家協會等,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等榮譽稱號。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對於自己能在“中國書法之鄉”從事書法教育,潘建功是自豪的,也是謙遜的。1993年,潘建功從隴西師範畢業後,分配到通渭縣文樹中學任教,隨後又調到平襄中學。特別是2012年全國普及書法教育後,潘建功成為一名專職書法教師,使得他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研究和學習書法。他樹立了正確的書法教育理念:書法教育,於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教習,也是一種文化修煉,精神的陶冶。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現代書法教育的重點在於普及型的書法教育,而普及型的書法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於“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學習的時效性”問題的解決。所以,作為一名全縣唯一的一名“翰墨薪傳”成員,潘建功會經常被通渭縣乃至定西市許多學校請去教授書法課,足跡遍佈市縣30多所學校。羅·阿謝姆說過:“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老師以身作則,做出榜樣,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在課堂上,教師的字寫得棒不棒,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態度和熱情。因為教師是學生的重要模仿對象,教師的示範作用顯得特別重要。潘建功能平時加強自己的書法練習,為學生樹立榜樣。平時的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的都是一個個端端正正、漂漂亮亮的漢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變成了一面鏡子。於是,他的學生張雯,楷書作品在北京大學校園書法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他的學生李靈芝、張淼、鄭馨兒、孫劭哲、李鵬飛、王昱棋等,在第十至十四屆全國少兒書畫現場大賽中連續獲得全國十佳之星及金獎獎牌。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其實在書法教育中,潘建功更崇尚的一個詞,就是“教學相長”。為了讓學生們接受到系統的書法藝術知識,他查閱資料,不斷修改教案,並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筆法實踐,力求每一節課都給學生們帶去實用的知識。而學生們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提問都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收穫,更多的創作啟發。例如,在一次講座中,潘建功給學生們講書法發展史。講到篆書中“祖”的寫法為“且”時。一位學生很驚訝地說:“老師,您寫的‘且’很像我家過年時在堂屋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這個學生看似隨性的一句話,立馬讓潘建功茅塞頓開。“現如今,大多數書法家都在追求作品的藝術感,而往往忽視了中國漢字的本源。”潘建功感慨地說,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字,經過數千年的變化,從簡單的符號(甲骨文時期)到象形文、再到表意文字,最後從繁體字演變為簡體字,每一次演變和傳承都有內涵,都有歷史賦予他特定的含義。例如“範”字,繁體字“範”:寫“模範”時寫“範”,但做姓氏時只寫“範”;再譬如“裡”字,繁體字“裡”“裡”,用在表示長度、居住時,如寫“公里”“里程”“故里”只能寫“裡”,表示與外相反時,繁體字可用“裡”或“裡”。國內一位文化大家曾經將“故里”寫成了“故裡”遭受了不少非議。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書法家,其文學修養是重中之重,而提起筆就能寫字只會令人貽笑大方。對待學生作品的要求也是如此。一是要避免粗糙,追求精緻,這要在技術精到、充分表達的前提下實現。二是要充分體現文化品位和文化品格,這要求作品語言表達不過火,形式選擇不極端,畫面感覺是和諧的,能夠在文化的層面上表達得更雅緻、更有格調、更有品位。三是書法藝術當隨時代,通過筆墨表達這個時代的審美嚮往,表達書家的精神追求,充分展示和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民族精神和民族品位。這既是他自己的追求,也是對學生創作的期待。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正是在書法上浸淫了四十年的經歷,讓潘建功在文學修養和筆法技巧上有著深厚的底蘊。西北師範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書法學科帶頭人李逸峰這樣評價潘建功:“墨香充盈校園內外,傳統根植幼小心田。文化底蘊深厚,文史兼備,博學鴻詞,涉獵廣泛。”他評價潘建功的書法作品時說:“浸淫廿載,通臨諸作,難怪其《娉花媚竹館集宋人偶語》勁健稚拙,古雅天真,渾厚朴茂,金石味濃。習臨吳俊卿《詩經小雅》縱橫開闔,汪洋恣肆有大丈夫氣概。閱其行書楷書,米芾風采斐然,蔡邕風格突顯,剛柔相濟,廣搜博取。隱約間可見二王風姿,張玄韻味,不可謂其用志不堅,用功不勤也。”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往往是字裡行間透露出嫻熟的筆法、漂亮的結構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遠的意境。縱觀潘建功的書法作品,其篆書婉轉通暢、行筆圓轉、線條勻淨,好像是一串流動的音符,處處流露著神氣嫻雅。而這正得益於他對漢字本源的追求,迴歸了篆體象形文的特質,福就是福,德就是德。正所謂:即物印心,見字見人,有諸內必形諸外,其人之操行學養,胸次見識,資質稟賦悉寓於中矣。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常年寫字的人都知道,一幅作品最難掌控的還是結構。啟功先生有一句詩這樣寫:“用筆如何結字難,縱橫聚散最相關。”因為,一幅作品中,線條決定質量,結構決定形態,韻味決定神采。試想一下,如果字的排列如一堆亂柴火,似一盤散沙,必然會使人眼花繚亂,索然寡味。也許是教師職業的影響,也許是習作彌久的因素,潘建功書法就以素淨高潔見長,神形兼備。近年來,他的作品受到眾人熱捧,原因也在其中。在乾淨整潔的客廳或書房中懸掛一幅素淨圓潤的書法作品,少了銀鉤鐵畫的殺伐氣,多了溫潤婉轉的豪情。你捧一盞香茗,熱一壺老酒,對著嫻靜的書法作品細細回味,品咋出的更多的是溫存、和諧與美滿。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志堅習勤,學必有成!日下金錢慾望充斥天地,榮辱沉浮激盪胸懷,潘建功能堅守書齋,目不窺園,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嘆!可贊!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筆耕不輟,方得始終!——潘建功書法作品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