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經常在外出的時候看到很多孩子吵著鬧著要大人抱著走路,可是大人明明已經很吃力了,因為有的孩子確實是已經個子很高,體重也很重了。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考慮到是在公眾場所,孩子哭鬧會影響到別人,有的家長會順手就把孩子給抱起來,但是有的家長不想這樣養成孩子的壞習慣,孩子再怎麼鬧也不抱,這時候孩子還會耍賴皮,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一位日本的媽媽面對孩子的耍賴皮是怎麼應對的吧。

寶寶偷懶不想自己走路,非要媽媽抱,日本母親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

在日本的一家商場裡,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和朋友一起逛街,剛開始兩個大人一人牽著寶寶的一隻手,可是走著走著,孩子可能不耐煩了,就開始想要偷懶,要媽媽抱著走,媽媽怎麼勸說都不管用,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耍起了賴皮。

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會說,先把孩子哄好再說,預示妥協的抱起孩子,但是這位日本的媽媽沒有妥協,而是和朋友一起拉著孩子的手把孩子拖著前進,孩子可能覺得這樣的姿勢不舒服,自己主動的站起來走路了,而且不哭也不鬧。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從這件事我們也能看出來,即使是孩子的年齡還小,也不能一味的去順著孩子的意願,孩子不願意走路,吵著要抱抱,可能是孩子累了,那就休息一會,也可能是孩子覺得無聊了,可以問一下孩子的想法,但是大多數時候也會是孩子自己想偷懶,這時候,就要讓孩子知道,走路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學會自律。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在成長中及時的指出孩子的不足

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要直接的指出,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承受不了,就有任何猶豫,這樣反而會將原因和問題的本質進行分析,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理性的思考能力。

這也造就了孩子在接受事情的時候更容易,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寶貝能做的就不要再幫忙了

有些家長總是擔心自家的孩子會磕著碰到,這是他們成長過程當中必須要經歷的,不摔跤也不會走。不跌倒也不會站起來。

所以有些事情還是要親自去經歷一下,才知道怎樣做才能更好的突破。寶貝能吃飯了,就讓他們自己吃飯,能穿衣服就不要再幫忙了。

孩子如果不嘗試自己動手,永遠都不會成長,家長的幫忙是傷害孩子的一種方式,一定要讓孩子們養成獨立的習慣。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想要教會孩子忍耐心是關鍵

在孩子成長的過沉重,孩子的忍耐心是絕對不能忘記的,尤其是當孩子的情緒處在比較焦慮和崩潰的時候,她們是沒有任何的忍耐性的,日本媽媽也會交孩子要忍耐性的培養。

在日本媽媽的身上,尤其是面對寶寶不走路的時候。她們的做法真的是值得大家的借鑑的,真的只需要媽媽堅持十秒鐘的時間,寶寶就會按照你的意願來執行。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一定要讓寶貝們學會獨立

在生活中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早一點學會獨立,就可以更好的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但是,很多父母也說了:“我也知道要培養孩子獨立啊,可是具體該怎麼做呢?”如果大家覺得以上的方法比較值得孩子學習,那麼推薦家長們看看《忍住!別插手》全3冊,上面的很多內容都在書中有提及。

並且,這套書是來自日本著名的家教網站,裡面的錦囊都是日本和美國的育兒專家的思想精華,非常實用接地氣。整套書非常的適合我們3歲+孩子的爸媽們來讀。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成長,讓孩子們能夠“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掌握正確的金錢觀”。 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他們在家的狀況,適當地教會孩子們去做這些事。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針對每一個方面,都是從生活中列舉各種各樣的小事情,然後具體的給出指導性的建議,並指出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給出方案去解決。

寶寶偷懶不肯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讓孩子學會自律

比如,看如何利用表格來實踐讓孩子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書中還提出了15種對孩子培養時間意識和管理的訓練方法。

82元一共3本,平均每本只要二十幾塊,少吃一頓肯德基,為孩子上一節自我管理課,實在是很划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