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古语有云“食肉不如食鱼,食鱼贵食鱼头。”相信大家从下就听说这样的一句话,多吃鱼可以变聪明。能不能变聪明不知道,但是鱼肉的营养价值很高,满满的胶原蛋白,而鱼头则是鱼身上最值钱的部分。

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吃鱼头,湖南人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一道剁椒鱼头,成了湘菜里的扛把子,红遍大江南北,更有去湖南必吃鱼头的说法。关于剁椒鱼头的出现,拥有多个版本,给这道菜增加了神秘色彩。

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年间,相传武则天之子李显被流放旁州,在途中路过一个村庄,遇到好心的农户留宿。刚好农户家的儿子捞到一条大鱼,于是便将鱼头配上辣椒烹饪,结果却意外的好吃。李显对于这道菜爱不释口,于是便询问做法,这道菜也渐渐的流传下来。

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关于第二个传说,便是清代诗人黄宗宪的,因为逃避文字狱,也是路过农户家中,吃了一次便命人多次尝试,成了现在我们所吃的剁椒鱼头。至于谁真谁假,确实很难分辨,但是也为剁椒鱼头成为湘菜经典奠定了基础。

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坛宗剁椒鱼头,不仅火爆长沙,之前还登上《美食中国》,走进了联合国。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一切都是从食材开始,用鲜美肥腴的大鱼头,与酸辣的剁椒、切片的生姜同蒸,把鱼头的“味鲜”和剁椒的“辣”融为一体,香气四溢,色泽红亮,吃起来肉质软糯、咸辣适口,湘菜的香辣在“剁椒鱼头”得到完美的展现。吃剁椒鱼头,湖南人连汤汁都不会浪费,用来拌米粉和手工面,又成了另一道佳肴。

走进联合国,又登上《美食中国》,长沙坛宗剁椒鱼头有啥不一样

湖南人喜欢吃辣,跟当地的气候潮湿有关,冬天湿冷,夏天炎热,长沙更是四大火炉之一,而辣椒能够起到去除湿气的作用。因为能吃辣的湖南妹子也被称为辣妹子。之前看《向往的生活》,因为刘璇想吃剁椒鱼头,说是家乡的味道,黄磊便做了一份,一上桌遍一扫而光,可见有多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