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痛風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只要不痛,血尿酸再高也不用管它

如果不及時有效地控制高尿酸血癥,就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並由急性轉為慢性。高尿酸血癥還可導致關節畸形,蟲蝕樣、斧鑿樣骨缺損或骨折,急性腎衰或尿毒症。動物實驗和人體研究的結果均顯示,長期高尿酸血癥可誘發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中風等現代流行病的發生和發展。

有關痛風的三個誤區

建議:只要血尿酸水平超過正常值上限,就要到醫院諮詢。血尿酸水平超過480微摩爾/升就必須高度重視,開始考慮藥物治療。

誤區二:血尿酸降到正常後,不需繼續服用降尿酸藥物

有些患者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也是這麼做的。但結果如何呢?大部分患者血尿酸又升上去了。這是因為腎臟對尿酸的排洩減少和體內尿酸的合成增加是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其中90%的患者是因腎臟對尿酸的排洩減少所致,只有不到10%的患者因尿酸合成增加引起。飲食控制只能減少體內尿酸合成的原料,使尿酸合成減少,不能改善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有關痛風的三個誤區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降尿酸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為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一類為促進腎臟尿酸排洩的藥物。這兩類藥物均有較好的降尿酸能力,停止服藥後,尿酸代謝和排洩就會逐漸恢復原態。因此血尿酸降至正常後,停止服藥,血尿酸水平會逐漸升高。

正確的做法是:當血尿酸降至正常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直到找到一個最小維持量,然後長期維持治療。

誤區三:決不能吃豆製品

在嘌呤的含量表中,黃豆、黑豆等豆類的確是屬於含嘌呤較高的食物。比如,100克黃豆中就含有116.5毫克嘌呤。因此,許多痛風患者“望豆生畏”。甚至有很多醫生也鄭重警告病人絕對不要吃豆腐和豆漿。

有關痛風的三個誤區

眾所周知,發生痛風的大多是經常大魚大肉、喜歡吃海鮮和河鮮的人,素食主義者很少發生痛風。而素食主義者吃的菜,比如素雞、素火腿,大多都是由大豆作而成,為什麼他們的嘌呤並不高呢?

這是因為在大豆製作成豆腐、豆乾、素食的過程中,大量嘌呤會隨之而流失,所以,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很少。而且,豆腐中的蛋白質有利於促進尿酸鹽的排洩,是痛風病人飲食中很好的蛋白來源。

那豆漿能喝嗎?豆漿是由黃豆製作的,在製作過程中,嘌呤的確基本上沒有損失。但是,一杯豆漿的嘌呤總量是不多的,因為一杯濃豆漿所用黃豆也就20克,所含的嘌呤約為38毫克,相當於25克瘦肉中所含的嘌呤。而且,日常購買的散裝豆漿大多比較稀,嘌呤含量更低。如果喝的是五穀豆漿,嘌呤含量還要少得多。所以,喜歡喝豆漿的痛風患者,在痛風緩解期,喝一杯豆漿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要注意,在喝豆漿的同時,相應減少肉類的攝入量。

有關痛風的三個誤區

只要控制一天食物中的嘌呤總量,適量食用豆漿和豆製品來替代肉類,是有益健康的食物選擇。但是,應該注意的是,腎功能減退者需限制豆製品的攝入量。


五福雲健康,帶大家關注中醫、瞭解經絡,祛除病痛,健康身心。歡迎大家閱讀、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