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於洪武三年下詔開科舉,規定

“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勿得與官。”

可見在明朝,你要是想走上仕途,從而飛黃騰達,只有好好讀書,爭取早日中舉,這就是所謂的“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過要想高中,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明朝的科舉制度極其繁瑣,條規、名目繁多又苛刻嚴格。科舉主要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在五級當中又分有不同層次。可想而知,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人,該有多優秀。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就是最終在科舉中脫穎而出,學識淵博、為官清正的明朝狀元之一,陳循。雖然明朝一共有90位狀元,但陳循與其他人稍微有些不同,一起來了解一下。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陳循出生於洪武十八年,是江西泰和人。小時候父母、二哥接連去世,陳循便和大哥相依為命。兄弟倆很是團結,大哥更是想盡辦法供弟弟讀書,史書記載:

“初入鄉塾讀書,不三數過輒背誦,老成鹹異之。”

陳循文采出眾,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在鄉里名氣頗高。永樂十二年,陳循考中鄉試第一,也就是解元。第二年參加會試,他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其實原本他是第一名,因為主考官梁潛,恰好也是江西泰和人,為了避嫌,不得已將陳循降為第二名。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不過沒有關係,陳循的實力依然在。到了殿試的時候,陳循憑藉自己的才華,成功拔得頭籌,成為當時的新科狀元。前面說了,陳循與明朝其他狀元有些許不同,這是因為,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之前的狀元都是在南京考取的。

順便提一下,當初會試主考官不得已將陳循降為第二名,最終被提為第一的人,名叫洪英。而這個洪英在殿試中,最終成績為金榜第二甲第11名,賜進士及第出身。

陳循高中狀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對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故而深得朱棣賞識,常隨侍朱棣左右。陳循歷仕五朝,每一朝都深受皇帝器重。明宣宗在位時,就常常讓陳循侍講,還升任他為侍講學士。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明英宗即位後,陳循進翰林學士,與楊士奇、胡濙、于謙等人共事。楊士奇、楊榮相繼去世後,明英宗又讓陳循和曹鼐、馬愉共掌內閣。值得一提的是,這三人都是狀元出身。

正統十年,陳循升任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正統十四年,升任戶部尚書。而就在這一年七月,瓦剌首領也先率兵南侵,其軍隊來勢洶洶,宦官王振卻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

戶部尚書陳循、禮部尚書胡濙、吏部尚書王直等率百官阻止英宗親征,但是英宗太過寵信王振,被其深深蠱惑,最終不聽勸告,執意親征。結果不僅全軍覆沒,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陣亡,就連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擄去。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當時群臣對於該擁護皇長子登基,還是擁立郕王朱祁鈺而爭論不休。宦官金英認為皇長子朱見深還太小,可陳循卻說:

“但生一日,即是主人。”

於是主張立朱見深為太子,讓郕王監國。

有一天也先派人來傳話,說願意把明英宗放回來,但必須要胡濙、王直、于謙去接駕。陳循看出這是也先的陰謀,派人先去查探,結果證明,也先並無意放回英宗,只是想趁機入侵罷了。

也先設計不成,只好率軍強攻,但屢次被于謙擊退。他又接連轉戰西直門、彰義門,皆被于謙等率軍擊敗。同年十一月,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保衛戰取得勝利。這裡面,于謙居功至偉,但陳循的功勞同樣不可磨滅。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陳循便向百官提議:

“今事如此,須請復正統東宮,以代視朝參為便。”

當然有些官員不肯,但大多數表示認同。於是同意的官員都在奏章上籤了名,第二天呈給明代宗看,結果明代宗不許。

第三天,陳循帶著百官一起,打算再次勸說明代宗,誰知上朝時,坐在上面的已經變成了明英宗。原來就在當天凌晨,石亨、徐有貞等人就發動了奪門之變,幫助明英宗奪回了皇位。陳循等人見狀都十分開心。

之後,明英宗封石亨為忠國公,徐有貞為武公伯,入內閣,讓陳循仍任舊職。然而不久,明英宗就下令杖責陳循,並且將其流放。從各方面來看,都知道陳循對明英宗是忠心的,明英宗在被俘虜之前,也十分重用陳循。為何他復位後,卻要杖責陳循呢?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原來具有擁戴之功的徐有貞,曾經多次請求陳循推薦自己,可是都遭到拒絕。徐有貞心懷怨恨,上位之後就藉機誣陷陳循。剛開始彈劾陳循,明英宗並沒有追究,可徐有貞不死心,又聯合其他人,誣陷於謙、王文有迎立外藩之意,且稱陳循與他們合謀。

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已經是件恥辱的事了,被放回來之後,又被明代宗幽禁了七年,讓他受盡侮辱。皇位失而復得,對明英宗來說極為珍貴,所以聽到大臣有迎立外藩之意,就戳中了他的痛處。

最終明英宗下令,將於謙、王文處死。陳循知情與謀,被杖刑一百並流放鐵嶺。明英宗還趁此機會,將所有擁戴明代宗的大臣一一處置,或撤職,或流放,甚至處死。

他是明朝在北京錄取的第一位狀元,為官清正,為何卻被明英宗杖責

不久,明英宗得知原來在奪門之變前,陳循曾率百官請求明代宗,復立朱見深為太子,並還政於南宮(當時明英宗被幽禁在南宮),這才知道錯怪了陳循。明英宗深感自己被石亨等人欺騙,於是下旨將石亨處死,特赦陳循返回原籍。

陳循回京以後,立即上表謝恩,雖然結束了五年的流放生活,但陳循年邁,身心都受到不小的摧殘。所以回家鄉五個月後,陳循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八歲。

陳循在鐵嶺流放期間,曾在這裡寫了很多詩篇。他十分喜愛鐵嶺的名勝古蹟,所以詩中大多是讚賞鐵嶺的,他也是最早吟頌鐵嶺風光的詩人。因此,陳循這些吟頌鐵嶺的詩篇,如今都成為鐵嶺珍貴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