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為什麼永遠是ofo?

被抛弃的,为什么永远是ofo?

今天,每個月都要被“賣”一次的小黃車ofo再次被送上熱搜,不過這次卻是因為有媒體爆出其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報道稱,ofo這次裁員人數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總部整體裁員比例達50%,且存在繼續擴大範圍的可能性,而且涉及全部業務條線。此外,ofo管理層也發生劇變,其中海外市場主管張嚴琪離職,整個海外部門解散。

隨後,公司聯合創始人於信發朋友圈稱,ofo 海外業務僅新加坡的營收就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營收高,直接“被裁撤”不大合適吧?暗指此前報道不實,純屬無稽之談。

被抛弃的,为什么永远是ofo?

無風不起的浪潮

事實上,自摩拜被美團重金收購之後,本應該在共享單車領域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的ofo幾乎成了全民唱衰對象。“小黃車被收購”的消息就時不時挑逗一下眾人神經。

被抛弃的,为什么永远是ofo?

對於ofo而言,雖然熬過了前期燒錢大戰和共享單車的泡沫經濟,一度與摩拜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第一梯隊企業,但是其在共享單車領域運營方面始終存在不少問題,這也讓其在眾多共享經濟的“吃瓜群眾”中不被看好。

眾所周知,ofo側重營銷,在過去一直試圖通過量產廉價的單車打開用戶市場,並以肌肉版小黃車、公主車、小黃人大眼車等多種車型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甚至通過大量明星代言打開市場。

雖然這些營銷讓ofo用戶量一路上漲至兩億,但是耗損嚴重的單車量還是讓很多消費者轉身選擇騎行外觀質量更好體驗更棒的摩拜。

而此前,傳聞ofo拒絕滴滴之後,在尋找新投資者過程中處境已經十分困難。在缺乏新資本進入的情況下,ofo轉而尋求自身造血,推出了車身廣告、App線上廣告等業務。

此外,通過各大自行車製造商的財報來看,來自ofo的訂單量均呈現出急劇下滑之勢。開源又節流的ofo,這次再度被傳大量裁員的風波也就沒那麼難理解了。

風波的另一端——“債主”阿里

如果說這次風波的原因之一是ofo自身所致,那麼阿里巴巴的“邊緣”影響或許就是另一因素。

今年2月,多家媒體曾報道,ofo先後兩次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抵押物,換取了阿里共計17.66億元融資。按照雙方協議,ofo必須在2018年6月7日和2020年2月10日歸還抵押所獲得的資金。

如果不能如期履行債務,阿里有權依法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到時,小黃車或許將真的改姓馬。

然而,此次爆出裁員消息正是在ofo第一次還款前夕,不得不說時間上的巧合更讓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按照金融人士的解讀,動產抵押不同於不動產抵押,動產抵押一般指大型值錢物件,類似飛機、汽車、船舶等,像單車這種價值不大的抵押很少發生。

那麼,為什麼抵押單車這種小概率事件會發生在ofo身上?

此前媒體報道,業內人士分析,動產抵押換錢的行為,很可能是阿里對ofo和滴滴的雙重施壓。坊間有說法稱,滴滴拒絕在ofo和阿里的融資協議上簽字,行使一票否決權阻攔融資,因此,戴威曲線救國,不得不向阿里借錢。

雖然春節前,滴滴方面曾向《中國企業家》回應,稱其從未在ofo融資方面行使過否決權,但事實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也只能是通過阿里和滴滴的一些行為給出猜測。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次裁員消息爆出之前,6月1日,永安行發佈公告,稱其參股的哈羅單車已經與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等投資方簽署協議,新一輪融資規模將達20.6億元。融資完成後,上海雲鑫在哈羅單車的持股比例將提升至36%左右,極大鞏固了其第一大股東地位。

此次風波中心,《小黃車快黃了》一文也提到,面對ofo與哈羅這兩個投資標的,從資金需求來看,顯然ofo更需支援,而阿里卻選擇了哈羅。這種選擇本身就代表二者戰略地位的升降。

而有報道稱,阿里巴巴認為,共享單車商業模式下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無限量、不加控制地擴張,二是押金產生的風險和隱患巨大。正因此,我們看到,在螞蟻金服支持下,哈羅單車成為率先在市場上實行免押金的單車企業之一。

哈羅單車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哈羅單車已進入全國220個城市,

免押金後,其註冊用戶增長70%。以首批免押城市南京、揚州所在的江蘇省為例,免押金給他們帶來用戶、訂單雙增長;自3月21日,江蘇全省推行芝麻信用免押騎行後,截至5月底,哈羅單車在江蘇的註冊用戶增長54%,日騎行訂單量增長率達到85%。

顯然,免押金舉措加上哈羅此前先佈局三四線城市的戰略起到了關鍵作用。

相比之下,在5月底的時候,有用戶在微博表示,ofo突然不能免押騎行,轉而出現“95元充餘額免押”的提示,而此前ofo在銀川、石家莊、福州等城市均已開通信用免押。

被抛弃的,为什么永远是ofo?

近幾年,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給人們出行帶來了便利,然而,單車的肆意投放、無序停放、車輛耗損嚴重、押金去向不明等問題也一次次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而在ofo低調取消大部分城市信用免押的同時,一直對押金毫不鬆口的摩拜卻在推進免押。據報道,摩拜已經在合肥、杭州等地推出免押金騎行,並且無芝麻信用限制。在顯而易見的資金缺口以及在即將到來的阿里還款之日雙重壓力下,ofo這樣的行為似乎也更顯出自身極強的生存慾望,而這卻又讓人更覺得蒼白無力。

二梯隊逆襲,共享風口“涼不涼”

經過2017年的慘烈整合,如今的共享單車戰場,玩家幾乎變更為阿里、美團、滴滴,當然還有仍然保持獨立的ofo。儘管ofo、摩拜依然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滴滴孵化的青桔、阿里扶持的哈羅同樣來勢洶洶,很明顯,共享單車格局已經走向巨頭消耗戰。

被抛弃的,为什么永远是ofo?

在競爭局勢上,第一梯隊的摩拜被騰訊系全權控股,滴滴掌控著小藍和青桔單車,而阿里佔據的是部分ofo股份,因此未來為了在單車出行領域能夠與騰訊系形成抗衡,阿里或許還將加大對ofo的控股能力。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ofo的處境似乎更為尷尬,而要想掙脫阿里的颶網,不被巨頭化,ofo就要在共享單車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從而掌控未來與阿里談判的話語權。

戴威曾經說過,“感謝資本讓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也希望資本能夠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句話裡的無可奈何。

而事實上,在摩拜被美團收購之後,有爆料稱王興在摩拜全員大會上表示,摩拜單車後期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是哈羅單車,而不是ofo;另一方面,獲得螞蟻金服支持的哈羅單車,其在ofo與摩拜的膠著競爭中突圍而出,勢頭兇猛,且正試圖將共享單車雙寡頭格局改寫為三足鼎立。

面對激烈的市場廝殺,留個戴威的小黃車機會還有多少?按理而言,在摩拜被收購之後,美團與其之間的業務調整目前尚不明確,這對ofo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契機。然而,從近兩個月的媒體報道來看,似乎並無多少利好消息。

目前,經過兩年廝殺,共享單車領域的摩拜和ofo商業模式已經被證偽,市場從一個藍海逐漸成為了硝煙瀰漫的紅海,不知,接下來後半場的共享單車究竟又將如何開展?不知是資本與資本的協作,還是巨頭與巨頭的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