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曾經攪動風雲的共享單車,在美團收購摩拜後將走向何方?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2017年是共享經濟井噴的一年,上半場,摩拜、ofo、小藍、3Vbike、悟空、酷騎等廝殺成一片血海,慘不忍睹;隨著小藍、酷騎、悟空等的相繼推出,共享單車進入下半場。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末,摩拜和ofo的市場佔有率佔90%以上,牢牢佔據市場前二;但市場遠未平靜,黑馬哈嘍單車以“免押金”模式在下半場迅速佔領市場,最終共享單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2017年末,共享單車行業開始進入“寒冬”,壓縮的不僅是資本,還包括數以萬記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破產事記:

2017年11月20日,小藍單車停止運營,2018年1月9日,滴滴宣佈託管小藍單車;

2017年6月13日,重慶戰國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停止悟空單車運營,退出共享單車市場;

2018年5月,小鳴單車正式停止運營;

2017年6月21日,3Vbike對外宣佈停止運營,距離上線存活4個月;

2017年10月初,酷奇停止運營;

2017年8月,町町單車停止運營,而“富二代”CEO丁偉也成了共享單車行業唯一被拘留的創始人。

共享單車行業現狀: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速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共享單車的擴張速度,再符合不過了;而早有預兆的資本寒冬一夜便凍死了二梯隊上哪些弱小的、起步晚的;只留下幾個路子野的,和一梯隊的摩拜、ofo。

根據景星DI收錄2015-2018的數據來看,3年內該行業新增公司118家,投資規模達410.63億,83家投資機構參與投資。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2018年4月3日,摩拜單車被美團全資收購,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卸任CEO,胡瑋煒擔任總裁兼CEO。

2018年5月13日,有業內人士曝出ofo完成E2-1輪8.66億美元融資,哈羅單車完成150億元融資。共享單車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2017年僅摩拜單車、ofo兩家巨頭的投放量就接近2000萬輛,產能預計達到3000萬輛。而在近日又有消息稱,滴滴正在追加單車投入,已向天津富士達和深圳喜德盛發出了共計200萬輛新車的訂單。

滴滴和ofo雖然有過一段“不愉快”,但現在滴滴急於佈局共享單車行業,而ofo需要一個資金靠山,這兩會不會迸發出“愛”的火花呢?

曾經共享單車行業“兩頭部企業”並存的局面改變,如今只剩ofo獨立自主的運營摸索,燒錢補貼的時代完全過去,接下來全行業都會進入一個“精細化運營”的時代。都在嘗試免押金模式。

但現在依然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共享單車的輪停亂放,被破壞被盜取的問題頻繁存在,“共享單車墳場”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回收成本高,共享單車壓縮成本高,共享單車行業解壓難。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造成“解壓難”的原因:

1.押金,

使用時,要交付押金,讓一些用戶直接否定了共享單車;

一些公司因為資金鍊緊張,開始挪用用戶押金;這種情況在17年成了“行業共性問題”,當這個窟窿堵不住的時候,共享單車開始在用戶群體中出現信任危機;並且公司挪用用戶押金,在進行賬目管理時,也會給財務人員增加工作負擔。

2.市場擴張過快,導致供大於求;

共享單車的擴張並不是根據需求定向的投放,以保證每輛車可以高效的被利用起來;這些公司大都採用“車海”戰術,就是我不管這車有沒有用戶會使用,但我先把它投放到片區,把市場鋪起來,搞出品牌效應。

但是由於車數量明顯過剩,許多地區,本來就擁擠不堪,在放上共享單單車,讓擁擠更一步加劇;再者,單車數量過多,沒辦法給用戶造成稀缺感,導致用戶不自覺。

3.用戶的信用問題;

一些用戶不自覺,單車停放不合理,導致共享單車破壞公共環境不說,還容易被破壞;另外,有的個人素質不過關,肆意破壞單車,盜取單車的現象時常發生;

4.運維成本過高

共享單車的運維成本是非常昂貴的,一輛自行車的造價可能沒有多少,2017年12月,摩拜當月收入1.1億元,但在5.65億銷售成本、1.46億管理支出以及0.8億減值損失下,最後單月虧損6.81億元。這意味著賺一塊錢得虧六塊錢。這筆開支無疑也加大了企業的運營負擔。

賣身還是苟活,ofo與滴滴有可能聯姻嗎?

未來的行業發展預測:

1. 免押金,精細化運營;

免押金,讓更多的用戶放下小芥蒂,獲取更多的用戶;

精細化運營,根據需求投放單車,提高單車的使用效率;降低單車落塵灰的概率,充分的使產品服務市場。

2. 朝TO B的方向發展

個人的服務是不穩定的,某家公司給的福利多,用戶就會湧向某家;但企業主不一樣,拓展一些企業用戶,給他們一些個性化的共享單車騎行服務。

3. 優化數據,做廣告營銷;

共享單車在提供騎行服務時,一般都會得到一些用戶數據;而這些共享單車企業可以結合這些數據信息,給一些商家制定營銷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