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市場又開始傳聞滴滴要收購ofo了。雖然ofo一直在“撇清”,但好像人們更願意相信這種狀況的出現。

理由自然也很充分:其一是滴滴和美團一直是針尖對麥芒。美團已經收了摩拜,那麼滴滴順手“摘”了ofo也就順理成章。

其二是摩拜和ofo一直也是一對兒“生死冤家”。如果滴滴收購了ofo,二者還可以繼續“戰鬥”。對於用戶來說,自然也希望能有兩個“棋逢對手”的競爭者存在。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其三是種種跡象都表明,共享單車已經進入到後競爭時代,其實從ofo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收費標準,以及押金模式的時候,市場的競爭就已經進入到加時賽了。注意,不是下半場。當然,這樣的模式也同樣適用於摩拜。甚至哈羅單車。

其四是共享單車的模式進入到相對“枯竭期”,雖然只剩下三三兩兩的巨頭了,但是後續怎麼玩(發展)的問題真已經成為瓶頸了。難以維繫的不僅僅是資金問題,更多的是模式如何落地,以及大數據應用的拓展還找不到更好的變現出路。

其五是人們越來越相信ofo好像真的快撐不下去了。雖然ofo一直反對這樣的質疑。不過 ,目前的共享單車還是燒錢狀態,盈利的預期難以實現,IPO更是水中花霧中月,難以明晰。在這樣的背景下,靠什麼支撐?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對於有利於滴滴的任何傳聞,滴滴都是不予置評的。因此,當市場傳聞,滴滴和ofo的收購談判已經進入尾聲,很快就會出結果的時候。滴滴方面對此表示不予置評,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則對媒體回應稱是不存在的事。

其實,早在今年6月底就有消息稱,ofo已經賣身滴滴,ofo聯合創始人於信當時在朋友圈回應稱,作為董事會成員,並沒有聽說這個事情。

市場有小道消息稱:“程維對ofo的預期收購價格只有摩拜賣身美團的一半,並且還在不斷下降。而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出價則比滴滴更低。”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其實,追根溯源,滴滴與ofo的關係是扯不斷理還亂的。滴滴曾參與ofo此前的多輪融資。去年4月,滴滴還將ofo接入到App中,用戶可直接在滴滴上面使用ofo的服務。

隨後,滴滴系派出三名高管進駐ofo,不過不久後便被宣佈休假。市場一度認為,滴滴與ofo管理層在多個方面存在矛盾:比如ofo是否與摩拜合併以及合併的具體方案,ofo在滴滴出行體系中的獨立地位等等。

隨著摩拜“倒戈”歸順了美團,貌似無論是滴滴還是ofo都有點坐不住了。當然,對於ofo的創始團隊來說,獨立發展還是很迫切的,但壓力也是巨大的,資金問題就是一道很難邁的過去的坎兒。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一度時間,滴滴想“另起爐灶”,自己拉起一支隊伍,於是有了“試水”小藍單車的故事,指望能夠“幫助”小藍單車“復活”,但未果。後又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單車青桔單車,但獲客機會以及進入市場的野蠻時期已過,再想佈局和“插足”市場難上加難。

ofo也開始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資者。2017年7月,ofo在E輪融資中引入了阿里巴巴;2018年3月,ofo的E2-1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螞蟻金服也參與跟投。

但是,阿里巴巴也扶持了哈羅單車,ofo單車的發展前景依舊是撲朔迷離的。在市場多次傳聞滴滴要收購ofo的情況下,據悉ofo創始人戴威在今年5月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拒絕了滴滴出行提出的潛在收購要約,號召公司員工“戰鬥至最後”。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ofo也開始嘗試更多的可以帶來盈利的模式,比如廣告模式等等。甚至還不惜上線了看看新聞信息流、小遊戲等有商業化潛力的功能。但效果甚微,或者說遠水解不了近渴。

最近,我們也看到了關於ofo不斷壓縮海外業務的新聞。先後在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家撤出或暫停部分業務。

為了保證現金流,ofo還取消了在多個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服務,ofo官方則稱是在嘗試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

ofo“嫁給”滴滴,未嘗不是好事?

不過,當摩拜單車也宣佈開啟全國無門檻免押金的時候,對ofo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這或許也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