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和現實的較量,北大才子戴威出局OFO

夢想和現實的較量,北大才子戴威出局OFO

最近共享單車ofo創始人戴威出局,ofo也處境維艱。大概緣由,無非是資本失去了耐心。你關心你的夢想,資本關心自己的回報。

筆者一直認為,共享單車最終的結局有且只有兩個:跑路和被收購(成為巨頭生態佈局的棋子)。單車共享實為租賃,又運營成本極高,盈利模式單一,客單價低,本就不是一門好生意。

摩拜至少識時務,高價賣身於美團,馬上就開始轉向免押金模式,並拓展了打車業務互補,迅速開拓市場,前期的車況和維護做得也遠比ofo好,後期更新單車的數量ofo也沒趕上。

細心的人都會發現,ofo的小黃車已經幾個月沒有更新和更換了,日常維護基本停滯,而押金卻從99塊漲到了199,貌似只能消費完,想退壓金程序複雜。

夢想和現實的較量,北大才子戴威出局OFO

停滯更新維護,死守押金不放,消費者想退押金困難,這些無疑給市場傳遞了危險的信號:ofo靠我們的押金過活?是不是要跑路呀?是不是搞不下去了?你真心讓退,那還不容易?

這不,年初阿里的哈羅單車和滴滴的青桔單車一入場,一免押金,二有大哥支持,市場格局立馬改變,ofo隨之陷入四面楚歌。

為什麼會這樣?據說,最初朱嘯虎等一眾投資人本來是寄希望於ofo收購摩拜,再由滴滴接盤,但被戴威及ofo的核心創業團隊拒絕了。

當朱嘯虎失去耐心,把股權轉讓給阿里後,阿里要求只用支付寶,也被戴威懟了回去,如此整個事情的性質就變了。在ofo,股東滴滴和阿里手裡都拿著否決權的,而摩拜的股東騰訊也擔心一旦合併,自己將缺乏話語權。

一方面各方資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股東架構致使各方利益難以平衡;加之ofo管理混亂,裁員風波,內部腐敗問題嚴重,矛盾不斷升級。

所以,滴滴在對ofo死心後,正式推出自己的「青桔單車」品牌。阿里又另尋新歡搞了哈羅單車。無論是朱嘯虎,還是滴滴程維,還是馬雲都站在了戴威的對立面。

夢想和現實的較量,北大才子戴威出局OFO

共享單車本就是打著共享之名行租賃之實,最好的歸宿就是賣,融入巨頭的生態鏈中,錦上添花而已。本就是出來賣的,最後圖個好價錢得了。不被贖身從良,難不成一顆紅心真要幹到底嗎?問題是,小費不夠付房費呀!

創始人夢想固然重要,資本要回報也是天經地義。這其中有資本對創始人及團隊的綜合考量,戴威的出局,無非是資本對其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儘管小黃車ofo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也不排除有人使壞的因素,趁你病,要你命,但是真的不希望它倒下,畢竟多一個競爭者,不會出現一家獨大壟斷的局面,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