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化解了兒子的分離焦慮,我卻高興不起來,不過終究是要放手的

近3個月以來,為重返職場,多次外出學習,1歲8個月的兒子已經慢慢適應了媽媽的離開,從剛開始的哇哇大哭到現在的揮手說再見,欣慰的同時同樣伴隨著失落。

成功化解了兒子的分離焦慮,我卻高興不起來,不過終究是要放手的

不過有人說最好的母愛就是懂得慢慢分離,得體退出。無論是媽媽迴歸職場,還是送孩子去上幼兒園都是父母學習“退出”的好機會。但是退出不等於不愛孩子,我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每次離家我都會選擇下午3點多出門,一般這個時候兒子午睡醒來,我會抱他玩一會兒,等他清醒後就跟他說再見,告訴他什麼時候會回家,剛開始那幾次他會哭,但是我說完再見,抱抱他,親親他之後就會離開。試了幾次之後,他已經可以揮手說再見了。成功化解了兒子的分離焦慮,我卻高興不起來,不過終究是要放手的

剛開始公公很不理解,為何明明可以趁他睡著偷偷離開,我卻非得讓他醒過來看著我離開而哭。

我說上次他爸爸就是在他睡著之後離開,他醒來後哭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還是我發現了問題,一說找爸爸就不哭,不找了又開始哭,最後給他爸爸打了電話,告訴他爸爸去工作了,他才不哭了。

這件事跟婆婆說了一次婆婆就懂了,所以婆婆也很支持我這麼做。公公卻不大願意相信,認為這麼小的孩子不懂。成功化解了兒子的分離焦慮,我卻高興不起來,不過終究是要放手的

這就是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實戰心得,如何化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幫助他具備面對分離的能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媽媽千萬不要偷偷離開,要用心和寶寶建立一個告別形式,明確告訴他什麼時候回來。

你有趁孩子睡著時偷偷離開過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