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車系故障案例匯總(五)

故障1

關鍵詞:繼電器

故障現象

一輛2009年產豐田漢蘭達,車型為ASU40L,搭載1AR發動機,行駛里程19萬km。用戶反映該車更換全車鎖後,有時發動機無法起動。

檢查分析

維修人員試車,發現暫時無法重現故障。反覆多次起動後,發現有時在起動機運轉的瞬間儀表照明會稍微變暗,想必這應與發動機無法起動有關。繼續試下去,故障終於出現了,此時起動機正常運轉但發動機絲毫沒有起動的跡象。

檢查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熔絲,發現熔絲EFI2和EFI3都沒有電源輸入。進一步觀察發現擋位指示燈也不亮,說明電源部分有問題。查閱電路圖得知,出現這種情況是點火開關沒有電源輸出。檢查點火開關發現在車身防火牆處,點火開關的電源線被剪斷了,加裝了一個繼電器做為暗鎖。拆下繼電器檢查,發現其觸點已經嚴重燒蝕。

故障排除

恢復原車線路,故障排除。

故障2

關鍵詞:減振器

故障現象

一輛2013年產凱美瑞轎車,車型為AVV50L,搭載4AR發動機,行駛里程8萬km。用戶反映該車後部有異響。

檢查分析

維修人員試車發現,該車行駛在不平路面時,車身後部有“噠噠”聲,且響聲非常明顯。將後擋風玻璃的定位卡片撬開後路試,故障依舊。按照經驗,以前用這種方法是非常奏效的,為什麼這次卻不行了呢?

接下來將後排座椅及C柱飾板全部拆下來路試,發現響聲是從後減振器上座部分發出的。向減振器上座的底部塞入一定厚度的墊片後再試,發現聲音明顯減小,說明問題就出在這裡。

舉升車輛檢查減振器,並按照規定力矩緊固每一個螺栓,路試故障依舊。難道是減振器有問題?把2個後減振器卸下後檢查,發現減振器上座部位沾上了大量的底盤裝甲漆(圖1)。分析認為,這些塗料使減振器的上座無法與車身緊密貼合,在車身振動強度較大時上座與車身會出現撞擊。

豐田車系故障案例彙總(五)

圖1 減振器上的異物

故障排除

徹底清除底盤裝甲漆後重新安裝減振器,試車確認故障排除。

故障3

關鍵詞:插接器

故障現象

一輛2008年產凱美瑞轎車,車型為ACV41L,搭載1AZ發動機,行駛里程21萬km。用戶反映該車安全氣囊燈亮。

檢查分析

維修人員檢測安全氣囊控制單元,發現故障碼B1615——左前碰撞傳感器電路故障,且無法清除。將蓄電池負極斷開90s後再接上,故障碼仍然無法清除。

斷開左前碰撞傳感器的插接器A13,測量其與安全氣囊控制單元插接器E30的28號和30號端子的連接,其導通性及絕緣性都正常。將左前碰撞傳感器與右前碰撞傳感器互換,故障碼仍然是B1615,說明問題不在傳感器,而是在線路上。

對照電路圖檢查,發現該傳感器的電路並不複雜,只有2根線,怎麼會出問題呢?反覆認真檢查發現,在電路圖上插接器A13的1號端子是紅線,2號端子是綠線,而實際卻正好相反(圖2)。

豐田車系故障案例彙總(五)

圖2 碰撞傳感器電路圖

故障排除

將插接器的插針挑出後,調換位置重新插牢。發動機起動後6s,安全氣囊燈自動熄滅,故障徹底排除。

故障4

關鍵詞:球頭

故障現象

一輛2006年產凱美瑞轎車,車型為ACV40L,搭載2AZ發動機,行駛里程22萬km。用戶反映該車倒車時左前輪位置會發出很大的“咔咔”聲。

檢查分析

維修人員試車,發現響聲非常明顯。首先將左前懸架所屬的螺栓全部按標準扭矩進行緊固,然後試車,故障依舊。檢查減振器頂膠時,發現其安裝盤的固定螺栓有移動的痕跡。檢查其螺栓的扭緊力矩,發現並無鬆動。更換頂膠後路試,故障依舊。

檢查中發現,該車的下襬臂球頭是新的。仔細查看發現球頭上有“R”字樣,而其連接的卻是左側轉向節(圖3),說明是裝錯了。找來新的零件進行觀察,發現左右球頭的外觀沒有什麼兩樣(圖4),但是轉動球頭連接杆卻能夠感覺到其轉動範圍是不一樣的,說明其內部結構有所不同。分析認為,由於球頭裝反了,其工作角度超出了球頭的擺動極限,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球頭實際上是被卡死的,這一點從減振器頂膠的動作上便可以看出來。

豐田車系故障案例彙總(五)

圖3 球頭上的方向標記

豐田車系故障案例彙總(五)

圖4 左右球頭的外形對比

故障排除

更換下襬臂球頭,試車確認故障排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