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財科院院長劉尚希接受每經記者採訪:金融科技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貴重要途徑

每經記者:李彪 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旭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既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也是多年未解的“老大難”問題。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就這一話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改革市場化程度。而融資貴與風險定價和信息不對稱有關,可以靠金融科技的發展去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現實中已經有成功的案例。

全国政协委员、财科院院长刘尚希接受每经记者采访:金融科技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重要途径

劉尚希接受媒體採訪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劉尚希指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因為中小微企業自身存在脆弱性,風險比較大,對金融機構來講,給中小企業貸款確實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收益低的問題。“以往對小微企業資信狀況審查成本很高,小微企業要的貸款並不多,又很急。按傳統的方式幾乎很難實現。”

他表示,金融科技是通過綜合性的創新,依託互聯網,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解決原有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在掌握中小微企業資信、支付、週轉情況、生產經營信息的同時,通過智能風控模型,動態地瞭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從而作出判斷,包括金融機構貸還是不貸、貸多少、貸多長時間。過去這種工作靠人工判斷,現在實際上有靠智能風控的模型,可以自動解決這個問題。

劉尚希表示,通過調研發現,有的地方對相關工作已做得非常好。“為中小微企業貸款,有的貸款規模不大,可能就是幾萬元,這類貸款有的能做到零人工干預,依靠智能風控,做到風險完全可控,而且成本低、效率高,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有盈利。”

為何通過智能風控能更好控制風險?劉尚希認為,過去對風險的控制主要通過盡職調查、人工分析、人工判斷等手段,掌握的信息可能是碎片化的、有限的,難免會出現失誤的情況。而通過新的技術,運用大數據後,所掌握的信息會更全,通過智能技術、新的算法和模式,把大量的數據整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比傳統的分析判斷強得多。

在劉尚希看來,應當要推動金融科技廣泛應用,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鼓勵金融科技的發展,利用金融科技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封面圖片由每經記者李彪攝)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