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雞精能不能放心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味精、雞精已經變成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可是這兩樣讓我們的味覺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的調料,總是在“對身體有害”、“容易致癌”的邊緣遊走。這兩樣東西到底能不能吃?致不致癌?今天我們就來說個清楚!

味精、雞精能不能放心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味精的前身,是一種“海帶”提取物

雖然現在的味精看上去很“工業”,可是在味精最開始被發現的時候,可是從海帶裡面提取出來的。日本以為叫做池田菊苗的教授,在喝妻子做的湯的時候,發現這碗湯異常鮮美,這鮮美的湯就是海帶的功勞。他在實驗室研究了幾年海帶的成分,終於從中提起出一種“鮮味素”——穀氨酸鈉,他把它命名為“味之素”,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味精。

味精最開始是從我們平常食用的“海帶”中提取出來的,這麼一來,大家是不是覺得“味精”沒有那麼可怕,親切多了呢?

穀氨酸鈉,對我們人體沒有影響

很多人聽見穀氨酸鈉這個名字,就覺得這個物質肯定是工廠製造出來的,對人體是一點兒好處沒有,這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把穀氨酸鈉拆分一下,可以拆分出“穀氨酸”、“鈉”兩個物質。沒錯,穀氨酸鈉也的的確確就是由這兩種物質構成的,前者“穀氨酸”是構成我們人體的主要氨基酸之一,不吃穀氨酸,我們的人體也能夠自主合成;而鈉我們就更熟悉了,這不就是鹽嗎?

所以,穀氨酸鈉吃多了會變傻、會致癌,都純屬無稽之談。

味精、雞精能不能放心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雞精還不如味精,添加的“添加劑”更多?

不少講究的家長在做飯菜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放味精,更別說是“雞精”了。雞精的鮮味比起味精更濃,肯定是放了更多的化學物質、添加劑,吃了這些化學的東西還想讓身體好嗎?

其實,雞精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只不過,雞精比起味精多添加了一些核苷酸等物質,讓它的鮮味比起普通味精更加濃厚。核苷酸,是構成我們人體DNA和RNA的基本物質,也是我們人體可以充分吸收利用的,但因核苷酸容易受熱分解,所以添加雞精最好在烹飪好後再添加,以減少核苷酸受熱分解,影響鮮味。

味精、雞精能不能放心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雞精、味精放太多,才對身體有害!

不少人覺得雞精、味精能夠提鮮,就可著勁兒地放下去,可是雞精、味精裡不只有穀氨酸、核苷酸這些物質,還有大量的“鈉”。

如果我們在加了食鹽、醬油、豆瓣醬等調味料的情況下,還要下大量的味精、雞精,這道菜裡面的“鈉”肯定就超標了。大量攝入鈉,會導致我們人體的電解質紊亂,引起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所以,在放夠了鹽、醬油的情況下,最好就不要添加味精、雞精等提鮮的物質了,在調味之前,要把所有調味品中含有的“鈉”都計算進去,才不會讓我們的攝入量超標。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對味精、雞精有了全新的認識呢?那就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朋友看到吧!

醫聞速遞,每天分享一些實用的醫學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