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幽門螺旋桿菌,很多人聽過它的名字。目前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簡稱HP)感染者

,平均感染率為62.8%,中國約有8億患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發展中國家約為80%,發達國家約為40%,男性略高於女性,寵物高於人類。中國的感染年齡早於發達國家20年左右,20歲-40歲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另外,我國北方地區的感染率高於南方地區。

幽門螺桿菌在20世紀早期被世界各地醫生陸續發現,直到1989年被正式命名。2005年馬歇爾因為這一發現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那麼,這個“菌”有什麼特色和“神奇”之處?

首先,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人的胃部中被分離培養出來的微生物。它根本不怕胃酸!

其次,幽門螺桿菌是臨床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以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感染之後有什麼後果?

它會引起100%的慢性活動性胃炎,我們大部分人在感染後沒有生病的感覺是因為慢性活動性胃炎本身有70%是無症狀的。剩餘的感染者10%有消化不良症狀,15-20%有消化性潰瘍,胃惡性腫瘤約佔1%。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雖然在感染者中胃癌佔比並不大,但不能否認的是,HP感染在腸型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瘤發病中起重要作用,據統計HP感染者較非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可增加4-6倍,與遺傳、環境並列為胃癌的三大成因。

真實案例:

56歲的王春秀是個由原本的淺表性胃炎發展至胃炎的例子。她患有胃病10餘年,患者平素飲食不規律,而且吃飯很快,不過飯後容易腹脹胃脹、呃逆、口苦、口粘。10年前胃鏡曾查出慢性淺表性胃炎,合併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在沒有經過系統正規治療的10年時間裡,胃炎已經從淺表性發展成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早期胃癌的大量發現與研究,認為胃粘膜腸上皮化生與胃癌有密切關係。)。所幸腫瘤標誌物7項指標均正常。

初診時辨證:患者氣短,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弦緩。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5年。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方中白扁豆:健脾化溼、利尿消腫;

蓮子:清心醒脾、清熱降火;鐵棍山藥:健脾;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抗腫瘤;

焦三仙: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

蘇梗、桔梗、陳皮:行氣理氣的功效;

藿香、佩蘭:芳香化溼;萊菔子:可以下氣;

另因患者睡眠不佳,輔以茯神、合歡花解鬱安神。

除中間有幾天患者因為出差自行停藥數天,一直服藥至今。胃脹、口苦等症狀已明顯改善,且幽門螺旋桿菌轉為陰性,患者開心之餘打算動員全家進行一次HP普查,並詢問我如何檢測。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關於HP的檢測,目前通用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侵入性的,即通過胃鏡進行檢測;

另一種是呼氣試驗,C13、C14,患者通過服用試劑和吹氣進行檢測,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比較多的方式。

HP感染主要是經典的三聯療法和現在的四聯療法;

三聯療法是在中國、日本或者歐美是共用的方法,就是用PPI(也就是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或者PPI是是奧美拉唑、艾絲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這一類的藥加兩種抗生素;然後四聯療法就是在這三種藥基礎上再加一個鉍劑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但是隨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廣泛開展,其耐藥性增加,治療方案從三聯變成四聯,療程不斷延長,劑量不斷增加,但療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隨之增加,導致根除率逐漸降低。

近些年,臨床已經逐漸開始從中醫中藥的方向入手研究,比如08年有位朱醫生已獲得一些進展並將相關內容發表在《中國現代應用藥學》。包括我和我的老師、同事在臨床經常有一些患者,在僅用純中藥調理胃部疾病的同時,HP(+)自行轉陰,胃病痊癒。

中醫一向的理念是“未病先防”,預防請注意以下幾點:

1、從常規衛生習慣做起,注重飲食水源衛生,不交叉使用毛巾牙刷,不口對口餵食,勤洗手,聚餐時儘量做到使用公筷;

2、杜絕生肉,

有不少人喜歡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鍋時肉還沒有燙熟就吃,極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中國有近8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我們該拿它怎麼辦

3、不飲生水,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長達3年。因此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要點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

4、餐具器皿應定期消毒,

刮痕嚴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換。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該儘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鏽鋼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