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明朝的“大航海”

1405年到1433年,28年的時間裡。大明浩浩蕩蕩的船隊在鄭和帶領下,進行了七次航海,足跡踏遍了亞洲、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遺憾的是,鄭和船隊是國家組織的政治秀,不以盈利為目的。在航海活動中,明朝政府不但沒有任何的盈利,相反的還倒貼了無數的錢財。賠本的買賣是做不久的,1433年組織最後一次航海後,政府叫停了航海活動。

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中國的航海活動結束,西方的航海活動卻開始了。儘管西方人的船隊只有幾條船,並且簡陋無比。但是西方的航海是追求財富的,並且還真的發了財,因此而引燃了西方無比的航海熱情。

西方航海的後來居上

葡萄牙人恩裡克王子(1394~1460年)設立航海學校,獎勵航海活動。在他推動下葡萄牙人進入了航海時代,開展了香料的生意,並率先“富”了起來。在葡萄牙人的模範下,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

1488年,迪亞士抵達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倫布抵達美洲,馬丁製作了第一臺地球儀。

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白銀在明朝和歐洲的購買力差距,導致白銀大量流入明朝

1545年,西班牙人在美洲一個叫波託西的村子發現了巨型銀礦。西班牙人立即在這裡建城,並全力開採白銀,然後運回歐洲去。

歐洲市場上的白銀急劇增加,導致白銀在歐洲的購買力急劇下降。西班牙人為白銀購買力下降而苦惱時,卻突然發現了明朝的市場。

歐洲商人發現,白銀在明朝是很稀有的,購買力比歐洲高了許多倍。而明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在歐洲市場上能賣到高價。

發現商機的歐洲人,立馬陷入瘋狂狀態,帶著整船的白銀抵達明朝,購買明朝的拳頭產品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再運回歐洲出售,賺取暴利。

歐洲的船隊來了又走,明朝就因此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白銀對明朝的衝擊

在白銀面前,明朝重農抑商的思想改變了。

明初制定的禁海、路引政策被民間無視,沿海的江、浙、閩,大量的稻田該種了棉花、桑樹,大量的農民入城務工。江浙一帶繁榮至極,資本主義萌芽誕生了。

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知識分子面對沿海貿易帶來的改變,對農、商、工的認識出現了改變。這種認識的改變,在隆慶年間爆發為一場改革。

資本主義萌芽在知識分子中的表現

知識分子們,看到了貿易的巨大威力,便改變了重農抑商的思維。他們清楚,傳統的政策不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要求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朝堂上出現了一大批改革派,他們對傳統的觀點也不屑一顧。他們對資本主義的新生思想進行辯護,敢於對舊思想作鬥爭。

重臣高拱對“君子不言利”的傳統認識,有過精彩的批判。他說:“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

隆慶年間的改革,其性質是新生的資本主義思想,對傳統的農耕思想的勝利

明朝與蒙古之間,是沒有友誼可言的。明朝一直對蒙古進行封鎖,拒絕雙方的貿易,以防止鐵、火器等物資流入蒙古。然而現在,明朝通過對西方的貿易獲利甚大,對貿易這個概念有了新的理解。

明朝朝堂採用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與蒙古的俺答汗議和,並開市貿易。一舉解決了長城一帶,延續很久的兵災。事實證明,明朝對蒙古的議和,增加了明朝的優勢。

隆慶開關:開放福建月港,解除海禁(對日貿易除外)。

1567年,福建巡撫涂澤民上書:“請開市泊,易私販為共販。”即:請求朝庭把私人的海外貿易合法化,允許私人開展海外貿易。

朝庭立刻就同意了,允許開放月港。國家在月港設立“督餉館”,管理海外貿易並負責收稅。

並且鑑於海貿的巨大利潤,朝庭宣佈解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但是,禁止對日貿易,否則以“通倭”罪論處。

隆慶開關的意義:

首先,民間海外貿易的合法化,使得從事海外貿易的人越來越多,也使得白銀流入加速。據估計,從1567年解除海禁到1644年明朝滅亡,流入明朝的白銀高達3~5億兩。

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其次,海外貿易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西方的知識流入,明朝人不再以天朝大國唯我獨尊,開始接受西方的先進東西。天啟年間,朝廷專門派徐光啟赴澳門,從葡萄牙人那裡購買火炮、火槍,並邀請一部分西方士兵北上,讓明朝軍隊學習西方軍隊的作戰方式。

這次開放的缺點是,雖然開放的力度很大,但是開放的地方不夠多,只有月港一處地方。

隆慶開關,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完全可以想象,隨著海洋貿易的擴大,朝庭對海洋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

即使皇帝昏庸而沒有調整海洋政策,朝堂上以罵皇帝為榮的大臣們,也會強迫皇帝去做。其中相差的,只是時間上的早晚而已。

滿清來了

明朝的朝廷開始重視海外貿易,民間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民間還出現了一批王夫之、黃宗羲等思想家,提出了人本主義、提高商人地位、以及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

此時,明朝邁向資本主義的硬件、軟件都已具備,離資本主義社會只差一步之遙。完全可以想象,以明朝的龐大規模,一旦進入資本主義,在全球內碾壓西方國家將會輕而易舉。

然而這個關鍵時刻滿清來了,使得西方能夠繼續橫行世界。

當年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打斷了宋朝的“煤鐵革命”。滿清的入侵成功,打斷了中國參加“大航海”時代的所有可能性。

清朝的禁海

清朝雖然保留一些海外貿易的港口,但是廢止並嚴禁海外貿易。

尤其是初期,為了打擊反清復明的臺灣鄭氏。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實行“遷海”,沿海30裡內禁止有人居住。

清朝的言論管制

相對於殘酷的海禁,更嚴重的是,清朝實行了人類歷史上僅有的言論管制。思想上的控制,危害更大。

從清朝入關到滅亡的250多年,文字獄案件保守估計,也有200起。知識分子不要說像明朝那樣諷刺政治、罵皇帝,類似於“清風不識字”的詩句,就足以要了性命,無數人有意或無意的,被“文字獄”奪走了性命。

誤我中華600年?明朝清朝到底哪個是導致我國近代落後的罪魁禍首

在文字獄的打擊下,知識分子老老實實的按照皇帝的命令做事,循規蹈矩的“耕讀”,不敢越雷池一步。

清朝除了初期有明朝遺留的思想家,壓根就沒有再產生過思想家。資本主義萌芽,在清朝這樣的環境中消失了。一直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到來,繼而太平天國橫動搖了滿清的統治基礎,思想家才再次出現在中國大地上。

而此時,大航海早已結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中國各方面都被西方人拉開了代差,連獨立自主都沒有資格。中國花費了極大的代價,才再次謀取了國際上獨立的地位。(本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