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中醫理論如何定義溼氣?人一年四季都可因溼邪犯病,尤其是長夏,因溼邪犯病的人更多。人體運化水溼的器官是脾臟,溼邪侵襲人體後首先困脾。

溼邪的表現有哪些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溼邪多為陰邪,重濁粘膩,容易鬱積停滯在人體。溼邪在人體多損耗陽氣,若脾陽受侵擾停止水溼運化,人體多出現水腫、洩瀉、小便不利等情況。

溼邪除了阻礙水液運化,還阻遏氣機,氣機升降失常導致人體出現食少納差,便溏,胸悶、頭身沉重等情況。

如何除溼?這些穴位祛溼常用

陰陵泉穴:清脾化溼,提高人體宣發水液功能。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足竅陰穴:清熱利溼,使人體內外經脈氣血得以通竅。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祛溼養生方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白扁豆山藥粥

取大米200克,白眉豆30克,幹山藥20克;先將大米煮成粥,然後放入白眉豆煮20分鐘,最後放入山藥,調味即得。該品有補虛祛溼之功,可健脾益胃,尤善於痰溼中阻嚴重者。

苡仁山藥粥

用薏苡仁取締白眉豆,山藥與苡仁分別取30克,先將大米熬成粥,然後按先後順序放入苡仁與山藥,調味即得。該方有較強利水滲溼功效,健脾祛溼效果良好。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黃花菜馬齒莧湯

選材:白朮15克,芡實、苡仁各40克,黃花菜、馬齒莧各50克。除馬齒莧、黃花菜外,先將其他藥材洗淨煎湯然後濾除藥渣,往藥汁中放入黃花菜、馬齒莧,煮一陣子調味即得。該方可健脾祛溼,還有清熱解毒功效。

祛溼冬瓜湯

主要材料:冬瓜500克,瘦肉50克。先將冬瓜洗淨,去皮去瓤後切片,與瘦肉片同炒,然後加入適量開水。燉制10分鐘直至把冬瓜煮爛後調味,喝湯食肉。該方夏天使用解熱祛溼,消暑,利尿。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陰陵泉,足竅陰,祛溼養生無非這2穴,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