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 防寒、祛溼、護脾胃一樣都不能少

冬末春初,不知不覺間,我們迎來了春季第二個節氣——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初春乍暖還寒,易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日常飲食起居,我們該注意些什麼呢?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方玲提醒,乍暖還寒時,春雨漸漸增多,此時應注意防寒、防溼、護脾胃。

“春捂”防寒應上薄下厚

“俗語說,春捂秋凍,一年不生病。”李方玲介紹,春季穿衣應以保暖為重,一件一件地減。由於人體下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減上衣,後減下裝,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點。除穿衣保暖外,不宜過早摘掉帽子、圍巾,以免遭受風寒,出現頭痛、感冒、傷風。

習慣“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們尤其要注意,過早地換穿裙裝,還不穿褲襪,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都容易纏身。

遠寒溼 護脾胃

李方玲表示,雨水時節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寒溼困脾,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胃寒、胃痛等症狀。其次,溼氣加重,對風溼性疾病、關節疼痛患者也會有影響,同時這個天氣也容易誘發呼吸道類疾病。此外,天氣忽冷忽熱會引起血壓波動,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多加註意。

“《黃帝內經》中說,溼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溼。最簡單的健脾祛溼辦法便是食療,比如食芡實蓮子苡仁湯。”李方玲指出,該湯原料包括排骨 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芡實、蓮子、薏苡仁放在清水裡浸泡清洗,將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後焯一下,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裡,用武火煮開,再改用文火燉兩小時,最後放鹽。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溼,陳皮可醒脾行氣開胃。

少吃酸味多食粥

“酸味入肝臟能補肝,甘味入脾臟能補脾,雨水時節肝氣容易過旺,剋制脾土,所以此時要少吃酸味,如烏梅、酸梅、山楂、檸檬、調味醋等,以免肝臟功能偏亢;適當吃一些甘味,像山藥、紅棗、小米、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以此增強脾胃功能。”李方玲提醒,該時節飲食需注意少食生冷油膩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養護脾胃。

她建議,此時可適當多食粥,粥以補脾益胃的穀米組成,且水米交融,既香甜可口,又便於消化吸收。另外,雨水時天氣逐漸轉暖,早晚溫差較大,風邪漸增,風多物燥,人體易出現皮膚脫皮、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此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