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安放我們“還沒找到工作”而焦慮的心?

臨近年末,求職這件事,貌似也即將進入空窗期。對於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來說,這個時候,估計是最焦慮的了。各類公司的招聘信息日漸稀少,但自己的工作卻還沒有著落。那種滋味,著實不好受。

而外界的壓力,甚至會讓我們內心的焦慮放大百倍。當初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每每聽到同學說,“一定要在過年前把工作搞定”,青青君就在想,如果沒在過年前搞定呢?難道我們就無顏面對父老鄉親了?

工作懸而未決 感覺自己一直飄啊飄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嚐到一份工作塵埃落定前的焦慮吧。特別對於應屆生來說,漫長的秋招、春招流程,就像是馬拉松,逐漸消耗每個人的銳氣。但是那個終點,就是那個拿到心儀offer的終點,有時候卻遲遲看不到頭。

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像片隨風飄蕩的落葉,一直飄啊飄啊,卻遲遲都沒有落地的可能。

青青君的一個朋友小姜,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經歷。她曾經特別想進滬上的一家A報社。她也在這家報社實習了整整一年半時間,並且滿心期待能夠留下來。

媒體的實習考察期很長,差不多要到秋招的最後時刻才定。小姜忍耐著,總是告訴自己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

只可惜,那一年,實習生沒有直接留用的名額。小姜要想留在這家媒體,只能參加統一的校園招聘。於是,她又只得從筆試、再到初試、複試,一直捱到最後一輪。

而這個時刻,離她到這家媒體實習已經整整兩年。小姜說,在最後的兩週實習考察期間,為了趕稿子,幾乎每天中午都在便利店買麵包。然後中午回辦公室,她就一邊啃麵包,一邊碼字。“我媽在電話裡聽到,我每天中午竟然只吃麵包,她跟我說,好幾個晚上都心疼得沒睡好覺。”

何處安放我們“還沒找到工作”而焦慮的心?

但是,小姜到很後面知道,所謂的實習考察期,實際上就是個笑話。在還未真正市場化運作的大型媒體內部,“內定”其實是常事。當她的頂頭上司最後說出“不是你不好”這樣的話時,小姜內心感到一陣心酸。

最後這家媒體的不予錄用短信寫得有些詩意,“抱歉,你與我們擦肩而過。”小姜忍住了內心的抽搐。在那個寒冬的下午,她就此離開了那個實習整整兩年的地方,並且沒有回頭。

“你真不知道那段日子,我就感覺自己一直飄啊飄啊,飄在半空中。”小姜現在回憶的語氣已經平緩了很多。但跟我說“飄啊飄”的時候,仍不免長吁短嘆了好久。

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其實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像小姜那樣的狀態。在智聯招聘《2017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中,截至2017年4月,仍然有27.7%的應屆畢業生沒有獲得offer,同比上升2.9%;50.2%的應屆畢業生獲得了1-3個offer,同比下降了5.2%,進一步表明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

當我們碰到找工作“被吊在半空中”的窘境時,最先要做的,恐怕就是調整心態了,就是要首先明白,你並不是孤身一人,還有很多人和你一樣,倒下去又爬起來,再倒下去又爬起來。

我認識一個學長,名叫大偉,天生口吃。論學業成績,他在整個院校都名列前茅。但一旦到了找工作的節骨眼上,他的口吃彷彿成了魔障。幾乎每次,沒等大偉做完自我介紹,對方公司的面試官就已經皺著眉搖頭了。

他一度很自閉。不過慶幸的是,大偉有很好的室友。幾個男生在一起,很快組成了求職小組,互相分析找工作的優弊,改簡歷,模擬面試。更重要的是,大家相互打氣,求職失敗了不氣餒,通過階段性面試了也不焦躁。

大偉後來找到了一家科研單位做後臺研究工作。他告訴我,氛圍真的很重要。你在求職不順的時候,找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勵,度過難關,效果會好很多。

何處安放我們“還沒找到工作”而焦慮的心?

大偉說,“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一輩子註定都會平凡地度過。那種很想使勁,但卻怎麼都使不上勁的感覺,大家都會感同身受。所以,這個時候,你不鑽牛角尖,抱團取暖,順利過冬就沒那麼難。”

與之相對,如果你所在的圈子充斥著浮躁的氣氛,要想跨過這道坎,恐怕就沒那麼容易。我們都會經歷的事情就是,逢年過節時,七大姑八大姨彷彿要吊打過街老鼠一樣的拷問。

“工作定了沒有?”“薪酬多少?”“一定要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啊。”諸如此類,總會讓你本來已經收緊的心又被戳傷幾次。

對此,青青君的建議是,儘量遠離那些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即使他們打著愛的名義。因為,這種誤傷也是很要命的。中國有句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說的基本上就是這個道理。

空窗期,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時機

過年前後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求職的低潮期。但換個角度來講,這也是提升自己的大好時機。因為,

這個時候沒有密集的招聘會以及頻繁的面試邀約,你有大把時間可以用在反思前期的面試結果上。與其一味抱怨還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還不如好好思考未來將怎麼做。

首先,大家可以把自己前期的一些面試梳理一遍,明確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才導致敗北。求職沒有成功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求職意向”不明確,彷彿是很多同學的通病。不知道將來要幹嘛?也不知道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

青青君的大學同學瀟瀟當初找工作的時候,也碰到過這樣的困擾。她大學讀的是醫藥專業,但畢業時不想從事醫藥代表方面的工作,想轉行去做市場專員。由於缺乏前期必要的專業、實習積累,結果可想而知,四處碰壁。

碰到類似的跨行、跨專業求職的情況,青青君還是建議,大家要慎重。因為,大家如果要成功應聘上一份工作,需要軟硬件多方面的準備。而跨度太大,難免吃虧。

何處安放我們“還沒找到工作”而焦慮的心?

就拿上述的瀟瀟的例子來說,她一開始的求職目標定位於市場專員,整整3個月都沒有應聘上一份好工作。但後來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大學輔導員溝通了之後,瀟瀟調整了求職計劃,將目標定位於醫藥公司的文職崗位。一來,這類職位和自己之前的專業有相關性;二來,瀟瀟不喜歡醫藥代表的銷售性質,文職崗位正好避免了這點。通過有效的定位,瀟瀟沒一個月就應聘上了自己想要的職位。

所以,大家首先要反思“應聘目標”是否正確,然後才是求職所需準備的問題。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目標明確,事半功倍。

其次,空窗期的大量時間應該放在提升軟硬件實力上面。大家可以在相對較短時間內,提升的“硬件”,估計就是“相關實習經歷”了。青青君建議大家在這段時間,可以找一份相關實習做做,在春招到來前,充實自己的過往履歷經驗。

此外,大家在求職這件事情上,“軟件”也挺重要。“軟件”包括,製作的簡歷是否到位、面試技巧是否嫻熟、有沒有找到內推的學長學姐等等。

所以,空窗期總的原則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不要老是呆在家裡等消息,而要主動出擊,提升自己。

相信,麵包總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