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豐田的平臺不好說,和大眾不同,大眾的平臺簡單直白,早期的PQ34,PQ35,到現今的MQB,脈絡是很清晰的。

豐田的與其說是平臺,還不如說是一種開發理念,介紹一款豐田車的時候,一般會說它是基於哪款車而開發,很少說它是誕生於哪個代號的平臺。豐田其實也有平臺代號,但是即使是同一平臺的車也會有諸多不同,其底盤結構,配件也未必能通用。我來試著梳理一下豐田最基礎的平臺—MC平臺,並拿這個平臺的核心車型卡羅拉和RAV4來舉例。

MC平臺,是豐田一個緊湊型車平臺,而卡羅拉和RAV4都是這個平臺的產物,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其之下還有一個小型車平臺—B平臺,在其之上還有高一級的K平臺就是凱美瑞和漢蘭達那些車型,以及更高一級的N平臺,也就是皇冠、LS這種後驅平臺。K平臺和N平臺暫且放下,先說說這個MC平臺。

小型車平臺:B平臺

緊湊型車平臺:MC平臺

中級車平臺:K平臺

中高級以上平臺:N平臺

MC平臺:誕生於1997年,第一款車是第一代普銳斯,此平臺的基本特點如下:

1:前輪驅動(也可選裝四驅)

2:橫置發動機

3:前麥佛遜懸架,後扭力梁懸架(鑑於不同車型也可以使用多連桿懸架)

看到這是不是有點懵了,一會兒說前驅,一會兒四驅也可以。一會兒後懸架是扭力梁,一會兒也可以是多連桿。

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MC平臺的第一款車,第一代普銳斯

相比於大眾的平臺,豐田的確實有太多不同。卡羅拉是前驅橫置發動機,前麥佛遜後扭力梁懸架,是一個標準的MC平臺車。而RAV4,這款同樣來自MC平臺的車除了前驅之外還有四驅,而且後懸架也是多連桿並非扭力梁。從這兩款車來看,實在摸不清豐田的套路。

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這是來自MC平臺的第二代RAV4後懸架系統圖,一種三連桿式的後獨立懸架。

誕生於這個平臺的車還有:

1:Avensis

2:Celica

3:Prius

4:Wish(小霸王)

2005年之後,MC做了一些升級,主要針對的是後懸架系統,前懸架是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不單豐田幾乎所有汽車公司的80%車型都是採用簡單便宜的麥佛遜。卡羅拉這款最重要的車型沒有改變,第10代,11代都是扭力梁的。但是RAV4的改了,第三代RAV4的時候改成了4連桿式後懸了,第四代車型也依然如此。

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這是第三代RAV4的後懸架,從三連桿升級成了四連桿。

改進款的MC平臺叫New MC平臺,在此平臺下再進一步開發出:

1:Alphard (第二代 2008—)

2:雷克薩斯NX

3:雷克薩斯CT

4:豐田Auris(兩廂卡羅拉)

很難想象,第二代Alphard豐田會把它劃歸MC平臺。不過Alphard的確是扭力梁式後懸掛。

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汽配人的一天(74):簡單說說豐田最基礎的車型平臺—MC平臺

還是拿具體車型來做個總結,MC平臺有兩款最重要的車型:

一:卡羅拉

1:前橫置發動機

2:前輪驅動

3:前麥佛遜懸架、後扭力懸架

二:RAV4

1:前橫置發動機

2:前輪驅動/四輪驅動

3:前麥佛遜、後多連桿

MC平臺大概就是這樣的表現形式,如一開頭時所說,豐田的平臺是很難說的。因為它並沒有太固定的原則,它更多是一種設計或製造理念。2015年豐田提出TNGA框架,MC平臺也走到了頭,代替它的是全新緊湊車平臺,GA-C平臺,無獨有偶,這個平臺的第一款車也是普銳斯,第四代車型,並且C-HR也是這個平臺的,以及明年可能會發布國產的全新卡羅拉也是這個平臺的產物。

《汽配人的一天》,每天早上8點書寫記錄身邊有意思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