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貧血與糖尿病預防要做好七件事

貧血簡單說就是血液中的紅細胞減少,低於了正常範圍的下限。臨床上,在我國一般認為: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12克/分升,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克/分升,孕婦Hb<10克/分升就考慮存在貧血。

關注貧血與糖尿病預防要做好七件事

貧血遠不僅僅是偷走活力的“盜賊”,血液中紅細胞的減少還會給我們的內臟器官增加巨大的負擔。而作為糖尿病患者,將要面臨更大的貧血威脅。

貧血很常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0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每年因貧血導致各類疾病死亡的人數達上千萬。而這其中又以缺鐵性貧血最多見。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貧血率在25%左右,婦女貧血率在20%左右,孕婦貧血率高達35%,成年男子貧血率則在10%左右。

《美國腎病雜誌》曾發佈過一項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貧血常隱匿發生,並且多見於存在慢性腎病和大血管損傷的老年患者。

關注貧血與糖尿病預防要做好七件事

貧血危害大

貧血會引起疲勞、虛弱、頭痛,令人難以專心工作。嚴重貧血還會導致呼吸急促和心率增快。

發生貧血後,由於紅細胞無法為機體的組織細胞提高足夠的氧氣,長久下去,將會給各器官和肌肉,也包括心臟,帶來很大的負擔。

貧血的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是鐵缺乏。失血過多、飲食中鐵不足、機體不能正常攝取鐵或是機體對鐵的需求增加(如妊娠或增長迅速),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維生素B12和葉酸的缺乏也會造成貧血。因為這兩種物質是生成紅細胞所必需的。在這裡特別要提醒糖友的就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會增加維生素B12缺乏的風險。

腎病同樣會導致貧血。腎臟能夠生成一種叫做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激素,來刺激骨髓生成紅細胞。當腎臟受到損傷,無法生成足夠的促紅細胞生成素,骨髓就無法產生足夠的紅細胞來滿足機體的需求。由於存在糖尿病相關腎病的風險,糖尿病患者發生貧血的風險要更大。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口炎性腹瀉(即麩質過敏症),由於腸粘膜受到穀物中麩質的刺激而產生損傷,造成吸收不良,從而也會引起或加重貧血。

導致貧血的原因還有很多,如鐮狀紅細胞病,我們就不再贅述了。醫生會通過驗血來確定您是否存在貧血。

貧血的預防1控制血糖

如果您存在糖尿病,那就控制好您的血糖。研究顯示,血糖控制很好的患者發展成腎病的風險會顯著降低。降低腎病風險就是降低貧血風險。

2控制血壓

高血壓與腎病的發生有關。如果您已經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等早期腎病的表現,應和醫生討論服用什麼藥物。

同時控制好血糖和血壓能夠在更大程度上降低腎病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即便發生了進展,也可以大大延緩腎病的進程。

3攝入足夠的鐵

肉類是鐵的良好來源,但是您需要平衡攝入來保護心血管免受高膽固醇的危害。雞胸肉和魚肉雖然脂肪含量比較低,但作為鐵的來源,卻不如雞腿肉、牛肉或羊肉好。

您選擇紅肉時,應該儘可能買最瘦的部位。

肉類並不是鐵的唯一來源,綠葉蔬菜、豆類等都是不錯的鐵來源。全粒穀物(包括全麥麵包)也是很好的選擇。

關注貧血與糖尿病預防要做好七件事

4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鐵,而且通過食物來獲得維生素C要比服用維生素C藥物更好。您只需在進食富鐵食物之前或之後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就可以了。

5正確補鈣

鈣會阻礙鐵的吸收,所以,如果您要服用補鈣藥物的話,應該與攝入富鐵飲食隔開幾小時。

6遠離咖啡因

咖啡因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應該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可樂和茶水。

7定期去看醫生

關注貧血與糖尿病預防要做好七件事

每日一說不知道今天的文章有沒有幫到糖友,之前在群裡瞭解到好多糖友有貧血的情況,所以特意去找了資料寫了這篇文章。

審核:張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