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今天看到一個消息,讓人哭笑不得。

雖說樓市入冬已成共識,深圳一高端樓盤卻吸引了市場的目光,前500號搖號中籤客戶能進場選房,且選房時間不能超過2分鐘,500萬元誠意金、1508萬元入場費,500號人爭奪192戶房源。

數據顯示,該項目的備案均價13.1萬元/㎡,單價區間為10.8萬元/㎡-19.67萬元/㎡,其中,價格最高的預售價達7787.66萬元。

看來,土豪們對房子的熱情,絲毫沒有隨著天氣轉冷而消退。

但是,一個高端樓盤絕對代表不了目前的深圳房地產市場,同樣的,深圳也絕不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

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我國破產房企達到了378家,其中廣東數量最多,高達60家,佔比15.87%,浙江、江蘇所佔比例也都將近10%。

江浙粵的槓桿率最高,房價最高,房企破產也最多,連這些熱度極高的城市,房企的生存狀態都日益變差,中西部諸多中小城市的處境可以想象。

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這就是目前的樓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子,人們的態度可以說是“愛恨交織”,有的地方,有的樓盤能夠暢銷,有的房子卻只能被打入冷宮。

那麼,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個分析。

第一,新增貨幣與樓市之間的關係。

過去這些年,M2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從2008年至今,貨幣總量從40萬億增至167萬億,算上銀行理財、信託,真實的流通中貨幣應該增加了5倍左右。

這些新增貨幣,都流入到了房地產之中,房價自然會水漲船高。

但是,今年10月份開始實行房貸利率換錨LPR,以後買房子,要參考5年期LPR的水平,央行規定首套房不低於這個水平,二套房至少要加60個基點。

這就給各地的銀行提供了非常大的自主空間,從目前已經平穩換錨的城市來看,整體利率沒有什麼變化,但未來必然會逐步向剛需傾斜。

LPR的報價,創造性的把1年期和5年期的LPR分離開來,以10月21日LPR(貸款報價利率)第三次報價為例,據央行官網顯示,1年期LPR為4.20%,5年期以上LPR為4.85%。

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1年期是實實在在的降低,5年期一直按兵不動,這就引導資金去融資利率更低的實體經濟領域,去工廠,去新經濟製造業,去港口,去小微企業,唯獨房貸利率,依然高高在上。

長期來看,新增貨幣優先會向實體經濟流動,而不會選擇房地產。

第二,人口流動格局的變化。

人口流動,是決定房價最基礎的因素。

為什麼說深圳的豪宅無法代表全國的房地產市場?因為京滬廣深是極特殊的幾個城市,無法代表數百個三線以下的城市.

大城市因為學區、醫院、商業、工作需求等因素,太過稀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中小城市的持續流出現象卻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2018年長三角經濟區的總人口達到了2.25億人,據預測,到2030年長三角地區將會有4座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

目前,長三角已經是中國發展最為成功的城市群之一,在長三角城市群中集聚的人口達到了15401萬,佔全國人口的11%。

珠三角也是如此,2017年珠三角經濟區常住人口達到了6150萬,GDP總值達到了75710億元,人均GDP則達到了12.46萬元。

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可以預見的是,人口流動呈現出“孔雀東南飛”的特徵,依然會在未來持續,大城市的房產,依舊是“香餑餑”。

第三,勞動力年齡結構的變化。

近20年來,房地產市場崛起的秘密,就在於人口紅利,說得更具體一些,其實是勞動力紅利。

北大教授蘇劍在10月20日舉辦的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稱,我國的人口峰值可能出現在2017年,大概是12.813億,峰值勞動力人口出現在2013年,大概是8.557億,去年可能已經開始出現了人口的負增長。

2013年,恰恰是房地產每千人開工面積的巔峰,也恰恰是勞動力人口開始走下坡路的起點。

國際上,一般把15-64歲這個年齡段稱之為勞動力人口,6年前已經出現了回落的趨勢,未來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民生證券研究所此前發佈報告指出,2015至2025年,勞動力每年減少375萬人,2025到2030年,每年減少500萬人。2030到2035年,每年減少960萬人。

勞動力紅利越小,人們改善置業,剛需首套房的需求也會越少,那些學區房、遠郊樓盤、洋房,很難再找到合適的買家。

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此外,我國老年撫養比加速上升,預計在2030年會達到25%,較2010年增長一倍;2050年達到46%(相當於日本2018年的水平),2080年將會達到69%。

總撫養比越高,說明人群中勞動人口占比越低;配合持續下降的出生率,表明社會老齡化程度在加深。而年輕勞動人口,正是登記結婚的主力人群。

因此,在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的雙重作用下,房地產將面臨巨大的需求下行壓力。

綜上所述,20年後,絕大部分城市的房子都是“燙手山芋”,只有極少數的熱點大城市的房產,因為教育、醫療資源的稀缺性,依然會是“香餑餑”。

關於這個問題,地產大佬孫宏斌就給出了答案。

10月30日,2019年胡潤房地產企業家榜單出爐,首富許家印以及曾經的首富王健林均財富大幅縮水,融創老闆孫宏斌則財富增長225億,表現十分搶眼。

孫宏斌曾說過:我一直說這個行業分成兩塊,一塊是投資,一塊是蓋房子,投錯了蓋什麼房子都虧錢,投對了,你地買對了蓋什麼房子都掙錢,這是房地產行業最難的。

20年後,房子會變成“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孫宏斌給出答案

他的未來的判斷很明確:雖然誰也無法判斷將來,但是房地產這個行業我感覺絕對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它在今後五年都是波動的,甚至是十年裡,都是在波動裡面。當然,每個城市都會不太一樣。

所謂“波動”,指的就是不上不下,平穩過渡,三四線樓市穩中有降,少數一二線城市穩中微漲,這就是孫宏斌的答案。

專家也給出了“結論”。

年初,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盛松成在“2019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表示,未來我國房價將總體平穩,只要長期房價平穩,人均收入和GDP超過房價增速,十年、十五年以後,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就砍掉一半,只有這樣我們的房地產才可以平穩健康發展。

盛松成今年已經63歲了,老教授的結論很明確:只有讓房價保持平穩,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才能超過房價的上漲速度,最終使高高在上的房價收入比迴歸合理,平穩,就是未來樓市發展的趨勢。不管是“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買房就能增值的那個年代已經不會再出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