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教育,但早期教育≠學知識

早期教育是教育,但早期教育≠學知識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為了讓你的寶寶快人一步,關於“早期教育”的誤區,你碰觸了嗎?

過早學複雜算術

對於幼兒園孩子而言,簡單瞭解一下數字是有必要的,但瞭解數字並不等於學習算數,因為從孩子的年齡特徵來看,有比學習算數更重要、更合適的東西要培養,那就是學習數學的興趣。寶媽們可以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數字的興趣,寓教於樂,萬不可強迫孩子進行復雜的加減運算。

過早強迫寫字

網絡上,關於幼兒過早學寫字的危害的文章,層出不窮,不再詳細論述。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要把早期學寫字當成是在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過早強迫孩子學習寫字是誤區,在應當做遊戲的年齡就不要讓孩子死讀書。

盲目的報興趣班

興趣班,顧名思義,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離開興趣這一特徵,對孩子而言還有什麼意義呢?眼下,不少寶媽們懷著“培養興趣”的初衷,給寶寶報了好幾個興趣班,孩子沒有了玩耍的時間,沒有了親子共樂的時間,這樣,不但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反而讓孩子處於一種焦慮的忙碌中,你的孩子,不是神童。

剝奪孩子玩耍的時間

著名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是兒童的樣子,人們應該尊重兒童,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順序,我們就會收穫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早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的確,我們按照成人的教育法則,剝奪孩子自由地時間,強迫孩子認真學習,兩年之後,一個老態龍鍾的兒童和一個陽光活潑的孩子,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魯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野草》中說到“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當我們在用一個個興趣班取代孩子的遊戲時,我們也在剝奪了他的天真童年。早期教育的真諦是讓孩子快樂開心的接受學習,開發潛能,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一味的填壓,盲目的灌輸,我們在早教之路只會越走越偏。

缺少玩具培養

家庭玩具多以電子為主,有意識的家長也會在市面上買一些訓練思維的訓練書,但要麼是難度超高型,別說孩子,大人都不一定做得出來;要麼是廣撒網型,幾歲的孩子都能做,針對性不夠,孩子很難系統的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相比之下,一套能夠符合孩子天性,《機靈鬼全腦智能訓練套盒》在遊戲中就能得到鍛鍊的教玩具,就有著比較大的優勢了。

早期教育是教育,但早期教育≠學知識

《機靈鬼全腦智能訓練套盒》包括【空間智能】、【數學智能】、【邏輯智能】、【專注智能】、【記憶智能】四個系列,通過多樣化腦力挑戰遊戲、喚醒大腦潛能的玩教具,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