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贛菜(又稱江西菜)歷史悠久,是在繼承歷代

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

唐宋以來,江西的“文人菜”盛行,最著名的莫過於“東坡肉”。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第一道:“東坡肉”

話說,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蘇東坡愛溜達。

一天來到鄱陽湖邊永修縣艾城村,用草藥順手救活了一位農夫生病昏迷的孩子。為了感謝東坡,農夫特地買了兩斤豬肉,問:“先生,你看這肉怎樣弄著吃?”

古時的大學者哪像現代吃貨這般一聽到吃就滿眼放光?我們的東坡大哥當然沒聽見,心裡全是他的美景和詩:“禾草珍珠透心香。”

這世間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渣男!

農夫哪知道東坡是這等渣渣,硬是把詩聽成了菜譜:“和草整煮透心香”,就將肉同系肉的稻草一起,整塊放在鍋裡燜煮,待爛透後取出吃,一款流傳至今的東坡肉就此誕生!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小編啊,這個故事...為啥...怎麼聽都像假的?

別問我!我抄的!

問度娘!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第二道:“老表雞湯”

朱元璋在鄱陽湖上大戰陳友諒,兵敗,逃到宜春,一個好心的村民將家中僅有的一隻土雞殺了,給朱元璋等人燉湯喝。在得知村民的全村都姓陳後,朱元璋高興地說鳳陽老家的孃舅也姓陳,大家還是姑表兄弟!又稱喝的是“老表雞湯。”自此以後,雙方都親切地稱呼彼此為“老表”。

虎落鄱陽有湯喝!!!

注意,為了吃飯可以繼續不用花錢,朱某人選擇性遺忘剛把自己打地落荒而逃的陳某,轉而想起了遠方的孃舅,可歌可泣!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第三道“四星望月”

是粉蒸魚+四道小菜,興國家鄉菜。

毛澤東同志在興國調研時,當地人做圓籠粉蒸魚作為午飯招待,因尚未取名,才華橫溢的毛主席隨口就是一句:“就叫四星望月吧”

有幸被主席賜名,至今成為佳話。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第四道 “三杯雞”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所謂的三杯雞,雞顧名思義就不用解釋了,所謂的三杯就是一杯酒、一杯醬油、一杯油。江西的三杯雞用的是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不放水做成的。傳說三杯雞的來由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寧都狀元謝元龍有關。兩人結識,文天祥對謝元龍的學問武功大為驚異。文天祥於1282年英勇就義,就義前外面傳聞文天祥已被殺害。此前,南宋已於1279年滅亡,謝元龍隱居老家,此時,帶了一隻三黃雞、一壺關生酒,千里迢迢來燕京祭祀哀悼。忽然見文天祥還活著,兩人就喝起酒來,吩咐獄卒把雞燒好。那獄卒也是寧都人,他把雞收拾好,找來一個瓦缽,放進雞塊後,倒入米酒,再從附近人家要了點醬油和食油,用幾塊磚頭架起瓦缽,點小火煨制,過了差不多兩小時就煨好了,芳香四溢。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文天祥就義的日子是十二月初九,那獄卒陪同謝元龍回老家後,每年十二月初九,兩人必用這種方法煨雞以祭奠文天祥。又過了5年,謝元龍也辭世了,獄卒的三杯雞越做越精,漸漸流傳開來。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進入艱苦階段,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遷入寧都,大批廚師也隨之而來,他們在這裡學習了大量的寧都菜的烹飪方法,其中自然少不了三杯雞。抗戰勝利後,廚師們各回家鄉,把三杯雞的做法帶到江西各地,三杯雞於是成為江西名菜。後來客家人把這種做法帶到臺灣,臺灣人根據當地的食材加以改良,把三杯變成了一杯臺灣米酒、一杯香油或芝麻油、一杯醬油來製作,還加上當地特殊的香料羅勒葉,來提升這道菜品的香氣,使之變得特殊。

除此之外我們江西的名菜還有:西施金絲纏大蝦、海參眉毛丸、稻香鴨、新雅四寶、瓦罐煨豬手、醬香肘子、粉蒸肉、紅酥肉、烤羊排、苦瓜釀核棗、清蒸軍山湖大閘蟹、桂魚煮粉、鄱湖白澆鱅魚頭、金蟬戲蓮、茶香和平鴿、蓮子老鴨煨湯、皺紗扣肉、小炒黃牛肉、紅燒牛蹄筋、炒勺子肉、珍珠肉丸、炒雙冬、如意冬筍、鮑汁花菇、鳳凰扣筍針、白汁玉翅、藜蒿炒臘肉、豆參燉鯰魚、香酥刀魚、香煎白魚、東坡肉、廬山紅燒石雞、煎蝦渣、潯陽龍蝦、山藥燉排骨、土椒燒桂魚、豆豉煨肉、東昇沙缽豚、景德瓷土煨雞、樂平白切狗肉、金鑲玉、船板肉、鴨腳板炒臘肉、甲魚燒苦株皮、志士肉、餘干辣椒炒肉、萬載剁肉、萍鄉小炒肉、蓮花血鴨.......

聞名天下的東坡肉和三杯雞原來都源自江西,想不到吧

嗝。

咱們就慢慢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