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东东在幼儿园又欺负小朋友了,老师告诉了家长,东东妈很生气,这孩子,怎么能学得这么调皮呢?回家后,东东妈就将东东按到椅子上打了几下屁股,直到东东求饶为止。但东东爸爸却对此事有看法,虽然当时没有制止东东妈,但还是在事后还是和东东妈进行了协商,认为,孩子还主要是以说服教育为主。

东东的两位家长就代表了两种教育方式的冲突。东东妈是秉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棍棒教育”进行到底,而东东爸倒是较为推崇更为自由的鼓励式、放养式的教育方法。当东东妈将此事在家长群中诉说之后,也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多数家长还是不建议使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凡事见仁见智。虽然现在多数家长将“棍棒教育”摒弃,但并不能代表其没有了实施的场合,若孩子较为固执,同时又有一定的身体承受条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家长还是适当有所动粗的。关键还是要掌握一个度。其实,许多家长的脑海中还可能留有自己被上一辈教训的记忆。那么,之前所谓的“不打不成才”,为什么现在会被人唾弃?

一、之前的“不打不成才”,为什么会被人唾弃?

1、给孩子留下打人是正确的错误概念。

家长的行为孩子是喜欢模仿的。当孩子犯错后,家长采用打人这种简单的方式处理,会给孩子留下印象,认为打人是一种处理类似事情的正确方式,当和小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矛盾,就会较为容易想到通过打人来处理了。

2、打人会使孩子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

孩子被打时,其大脑中会出现令人产生紧张情绪的荷尔蒙皮质醇,并且容易达到压力峰值,从而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孩子被打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激发这种情况。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胆小了。

“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3、破坏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被自己认为最亲近的人打骂时,心理难免会认为自己最喜欢的人都这样对待自己,那么,是不是自己就没有人疼爱了呢?以后,自己会多么惨啊。若是孩子总这么想,会影响其自尊心的正常发展的。

家长教育孩子,是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的,此时,环境较为平和,孩子成长的空间也会较为宽松,孩子的心态会正常发展。若家长动不动就动手打骂孩子,则会破坏这种平衡感。要知道,在家长“暴力”驱使下的孩子,会变成家长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二、“暴力”下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1、成长为“以牙还牙”的施暴者。

许多孩子会将小时候的记忆深深地记住的,尤其是其遭受到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时,比如,被自己亲近的父母打骂、责备,而这些方式会给其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或者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

潜意识中会激发其一种报复心理,可能会施暴给自己的下一代。

“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2、成长为心理孤僻的自闭者。

当孩子被家长实施暴力时,内心是恐惧的,当孩子积攒了较多的不良情绪,自己又无处释放出去,厚厚地积压在孩子心灵深处,孩子将不堪重负。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内心,自然也无法帮助孩子及时排解,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心理上的重压,越来越自闭。

3、成长为对父母不孝顺之人。

毫无疑问,家长总是打孩子,一定会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若有些孩子想不通,认为家长是不爱自己的,也就会进一步想,既然家长不喜欢自己,自己也就不用太在意家长了,当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远离自己的父母。

尽管现代的教育理念侧重于以说服为主,不推崇家长对孩子实施“暴力”行为,但凡事不能太过固执,或者一味地迁就孩子。若是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家长倒不能心软手软了,要及时地采取强硬的措施,甚至可以“打”几下,让孩子牢记,这些情况是不能重复犯的。

“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三、当孩子出现这3种行为时,家长决不能心软。

1、孩子有伤害自己或者危害他人的倾向或者行为。

小时候,孩子无知,可能会对所有事情心存新鲜的想法,去探索一些对他未知的事情,比如,会关注火、电等危险物,有伤害自己的倾向,此时,家长一定要立刻进行规劝、严厉制止。同样,若孩子在玩耍时,从高楼中往下抛物,在小区里用小石头砸人家汽车的车窗等等,这些行为也是要严厉管教的。

2、经常明知故犯。

当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规劝之后,孩子表面上答应下次不再犯,但过不了几天,故伎重演,这就突破家长的底线了。家长发现之后,一定要严加管教,甚至可以在屁股上打几下孩子,不能加以姑息,否则,孩子认为其行为是家长默许的,会变本加厉地实施,后果就严重了。

3、孩子谎话连篇,推卸责任。

有的孩子犯错之后,自己其实也是知道错了的,但为了规避家长的责罚,会想方设法以说谎的方式隐藏自己,推卸责任。家长在发现孩子这种情况之后,决不能不管,要立刻加以纠正。说谎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缘会很差,还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找工作、找对象等等。

“棍棒教育”令人唾弃,但并非一概并论,这3种情况决不能手软

有一点家长还需要注意下,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当家长打了孩子之后,不要就认为此事完结了,要等自己和孩子都心平气和之后,和孩子一道将事情化解掉,要告知孩子,家长为啥会生气,为啥会打孩子,孩子错在了什么地方,有哪些底线不能触碰。当然,除非在特殊的几种情况下,家长可以使用“暴力”,一般情况下,还是以说教为主更好些。

今日话题互动:各位家长,当孩子犯错之后,您会不会打孩子呢?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呢?欢迎您积极留言,参与话题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