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在朋友圈裡經常會看見有朋友說今天又多吃了一個冰淇凌,晚上健身要加個強度補回來的話。但是這樣先吃後補的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這就引起了我們的思索,我們健身的效率,到底取決於什麼?為什麼有的人健身二三個月,效果比得上別人健身一年多的效果。或許訓練的強度或者體態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深層次的原因,毋庸置疑,便是對待健身的態度,以及一些健身的習慣。好的習慣可以事半功倍,而壞的習慣便會貽害終身。

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首先就是運動量的問題,有的人一進健身房就開始用大重量來訓練。或許是為了衝大重量,亦或是想要找到力竭時的泵感。但是不管怎麼樣,訓練都應該循序漸進的來。我們可以用金字塔組來衝重量。但是以自己完全掌握不了的重量做訓練,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還有的人會在短時間的劇烈運動之後馬上切換到休息狀態,比如說跑完八百米以後坐在地上大喘氣等等。但是這其實也是非常不科學的休息方式,因為突然靜止的情況下,身體會無法及時反應運動狀態的變化,會導致血液流通受阻,從而出現眩暈噁心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劇烈運動結束後要以較弱強度的運動作為結束,慢慢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再逐漸靜止。

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另外就是熱身,許多健身愛好者對於熱身嗤之以鼻,直接拿起大重量就是操練,可殊不知,你的身體都在排斥這種運動習慣。很多健身大牛都強調健身前一定要進行有效的熱身。

很多人在跑步的時候喜歡以很快的速度開始跑,對於跑步之前的熱身則是直接忽視,很多時候這也導致了受傷的情況,比如說扭到腳。哪一種運動在開始之前都是需要熱身的,熱身活動是刺激身體快速甦醒並且切換到運動狀態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運動傷害。

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熱身除了在運動前進行之外,還可以將熱身動作放在運動結束之後,作為結束動作放鬆身體肌肉,鞏固運動效果。

最後,最常見的錯誤習慣就是健身時逞強,加大強度。這一個問題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在沒有搞清楚自己身體能夠適應的最大運動量之前,如果覺得自己還可以接受就不斷加強運動強度。但是這樣過快的增強運動強度,非常容易出現超負荷以及受傷的問題。正確的運動強度增加方式,應該是在適應當前運動強度一段時間之後,開始酌量提升。

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另外,要特別注意,在健身的時候千萬不能以自己無法承受的運動量作為標準,而是要以對自己有一點難度,但是仍舊可以克服的運動量作為標準。

健身成果取決於習慣,壞的習慣會貽害終身,你還不快警醒!

對於健身過程中所出現的困惑,人們還是習慣於用自己以往的經驗和思維去解決,這也造成了很多的錯誤健身問題,必須以科學的知識來解決,才能解決自己的疑惑和避免受到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