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盛唐後期,在楊國忠之前的當權宰相是李林甫,其手下有三個左膀右臂,

王鉷[hóng]是斂財高手,吉溫羅希奭[shì]是審案能手,後二人被稱為“羅鉗吉網”。

王鉷是李林甫手下能力最全面的一個,也是官位最高的,如果沒有意外,將來應該是李林甫的接班人。但王鉷的一個錯誤,不但自己一家盡成白骨,還害的李林甫也失去了李隆基的信任。

王鉷死去七個月後,李林甫也病死,這個唐朝開國以來曾擁有過最大勢力的宰相集團就此煙消雲散。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斂財高手王鉷】

開元以來,先有宇文融實施括田檢戶,再有楊崇禮為國理財錙銖必較,開元年間整個大唐上上下下不缺錢,這些人的功績不可忽視。

但逐漸就出現了一個不好的風氣,誰能為李隆基解決財政經費的問題,誰就可能迅速升官,而李隆基也逐漸不關注錢財的來源,只要自己有錢花,其他萬事不管。

王鉷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被李林甫一黨的楊慎矜推薦,在天寶年間被任命為負責財政的朝中要員之一。這個楊慎矜是楊崇禮的兒子,兄弟三人都遺傳了老爹在理財方面的能力,與太子妃的哥哥韋堅一道,為李隆基打理國家財政。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王鉷是個辦事沒有底線的人,上任之後,通過偽造基礎數據,把本該免除的百姓賦稅變成加倍增收,有些人一次性需要補交三十年的賦稅。

效果很好,“每歲進錢百億”,還有大量的珍寶進獻。這個百億我個人覺得數量級有問題,正常百萬、千萬數量級是合理的,這個百億應該是虛數。王鉷還說沒有加徵正額租庸,意思是說沒盤剝百姓,李隆基也竟然相信了,這些收入都進了李隆基的內庫,供他宴樂賞賜。

無論如何,李隆基很滿意,對王鉷日益寵信,數年間就升為御史大夫、戶部侍郎,這已經是從三品的高官了,還兼任二十多個差事。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李林甫的改變】

李林甫那時已經年近七十,做事愈是毒辣,之前對不同政見者或者對自己地位有威脅的人無非是貶官去職或者讓其在李隆基心中失寵而已,一般不會傷及對方性命。但越是年老越是計較得失,就開始了大興牢獄,是盛唐不流血的政治鬥爭轉變為肉體消滅的惡性黨爭的開始。

先是韋堅、柳績案,目的是剪除太子李亨的羽翼,最終目的是換一個對李林甫最有利的太子;再是楊慎矜案,是為了鞏固李林甫權勢,清理楊慎矜這個轉為傾向皇帝的門下叛徒。

這個過程中,王鉷作為李林甫的最得力助手,領導吉溫、羅希奭等人,在楊國忠等人的協助下,在大唐掀起了持續數年的腥風血雨,直到李林甫死去為止。

王鉷在這方面又體現出了他在斂財之外的能力,李林甫和王鉷的主要目標中,除了太子李亨靠著兩次離婚斷尾求生,其他包括韋堅、節度使皇甫惟明、宰相李適之,以及楊慎矜兄弟三人,都落了一個身死的下場,被牽連貶官流放的數千人。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楊慎矜是王鉷的表叔,對王鉷一直非常關照。楊慎矜先得勢,拉了王鉷一把,推薦他也入朝為官,應該算是他的恩人。但楊慎矜性子狂傲,一直還把王鉷當晚輩看待,王鉷的生母出身低下也是楊慎矜經常提到的事情,而且二人官位相同之後,楊慎矜仍然直呼其名。

兩個親戚之間的瑣事積累,王鉷逐漸心有不滿。正好李林甫覺得楊慎矜在針對太子李亨的事情上開始退縮,而且和李隆基走的越來越近,就準備弄掉楊慎矜。王鉷就密奏李隆基說楊慎矜勾結旁門左道意圖不軌,最後造成楊慎矜兄弟三人家破人亡。

為了討好李林甫,王鉷一下子弄掉了自己三個表叔。

之後的王鉷權勢更盛,共有二十多個差使,自己家旁邊就是辦公室,各種文案堆積,想找王大人籤個字要排隊等幾天;李隆基賞賜的使者絡繹不絕,李林甫也要給王鉷面子。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風光無限的王鉷,卻只服李林甫一人】

王鉷是斂財高手,又是僅次於李林甫、楊國忠的權臣,在生活方面的享受奢侈一點兒就是不可避免的。

後來王鉷死後,地方官給他的宅子登記,幾天都統計不完。宅子裡有一座自雨亭,房簷上週圍滴下水來,盛夏的時候在亭子裡也彷彿秋天一般涼爽。應該是利用高處的蓄水池讓水自流,還有水蒸發降溫,唐時的能工巧匠就已經能把技術應用到這種水平了;宅子裡還有用寶石、貝殼鑲嵌的井欄,無法估價,其他物品大多也是這個風格。

王鉷的兒子叫王準,在宮中為李隆基鬥雞,號稱“七郎”。王準和其他一些爪牙路過一個駙馬的家,駙馬遠遠的就行禮,王準用彈弓一下射斷了駙馬頭上的玉簪,眾人以此為樂。包括李隆基的公主女兒都說過,不怕天子,但性命系七郎,哪敢說不字。

《夢溪筆談》裡還講了王鉷的一個故事,僅供參考。說王鉷在陝州壽聖寺調集天下優秀畫師畫壁畫,畫完之後,王鉷把十八名畫師都殺掉,埋在一起,“使天下不復有此筆”。沈括說他那個時候還有十餘堵牆上的壁畫還在,“迎佛舍利”、“佛母壁”藝術成就最高。

無論是不是王鉷乾的,在寺廟裡幹這種事情的人都是最沒人性的。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李林甫和王鉷是真正的搭檔,王鉷對李林甫也表現出充分的尊重和服從。

當時安祿山和王鉷官位相同,一同去見李林甫,王鉷走路、拜見各方面表現得都非常恭謹謙卑。安祿山受李隆基寵信,原本很是無禮,但見了王鉷的樣子,腰也逐漸彎了下去,大氣也不敢出了。

安祿山是真心還是假意懼怕李林甫不得而知,但至少安祿山這個樣子讓李林甫放下心來,安祿山勢力能夠做大,和李林甫的放縱是有關的。

而王鉷同樣得到了李林甫的信任,連王鉷的兒子欺負李林甫的兒子他都不過問,頗有將來把一切都交給王鉷的架勢。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一家盡成白骨】

史書上總有人能預見未來,有個僧人就曾經說過:“王鉷一家盡成白骨”,竟然一語成讖。

王鉷看來不滿足於將來接李林甫的班成為一個權傾朝野的宰相,於是就和自己的弟弟王銲商量過這些事情,還組建了一個小的團伙。那時候的人總是先求神問卜一番,就找了一個術士叫任海川,問自己是否有王者相。之後王鉷怕事情洩露,把任海川用其他罪名杖殺;

當時李隆基的一個外甥名叫韋會,在王鉷府中任職,聽說了這個事情,私下聊天被僕人聽到並告訴了王鉷,王鉷讓人抓了韋會,半夜縊死,第二天早上把屍體送回家。

這些髒活兒都是王鉷手下長安、萬年兩縣縣尉所為,他倆是負責長安城治安的警察局長。除此之外,王鉷還掌握了其他一些勢力。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團伙中一個人叫邢縡[zài]的,負責聯繫軍隊,準備發動右龍武軍兵變,先殺龍武將軍,焚燒長安城門和各市集,再殺李林甫、楊國忠以及左相陳希烈。挺好的一個計劃,趁亂控制李隆基,王鉷當宰相,再走王莽的老路。

可惜,計劃洩露了,李隆基令王鉷、楊國忠抓捕有關人員。二人到現場,邢縡等人還在拼死抵抗,看到王鉷等人到了,竟然喊出來“不要傷了王大人”。楊國忠是個機靈鬼,立刻就明白怎麼回事了,正好高力士率領四百飛龍親衛趕到,擒殺了叛賊,楊國忠立刻回報李隆基,說王鉷和此事有關。

李隆基起初不相信,李林甫也給王鉷求情,李隆基就想睜一眼閉一眼,讓王鉷承認自己的弟弟有罪並請求原諒。但王鉷或者是真的和這件事情無關,或者是僥倖心理不想失去地位,就拒絕認罪。

這下李林甫也無法再幫忙說話了,李隆基讓楊國忠、陳希烈等人審訊王鉷兄弟二人,把前因後果都弄清楚了,王鉷被賜自盡,弟弟王銲被杖斃,全家被處死,家產沒收。

真的是一家盡成白骨。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王鉷之案,李林甫都不敢說話了,其他官員更是一言不發。只有一個叫裴冕的人,當時是王鉷手下的中級官員,上表說王鉷冤枉。並在王鉷死後獨自一人去為其收屍並葬在長安近郊,後來裴冕在唐肅宗時期當過宰相。

李林甫也倒黴了,王鉷是他的親信,又給他求情,徹底失去了李隆基的信任。七個月後,李林甫病死,楊國忠先是接收了王鉷的全部差使,又繼承了李林甫的相位,真正成為了朝中第一人。楊國忠對李林甫及其勢力進行了清算,不但殺了吉溫、羅希奭,更是把李林甫牽連進了王鉷案中,李林甫即使死了也不能放過。

事後分析,王鉷找術士看相等事應該是確定的,但應該與邢縡謀反之事無關,那邊應該是王鉷的弟弟王銲單線聯繫的。不過,王鉷的死一點兒也不冤枉,他害死了那麼多人,就當為韋堅、皇甫惟明、楊慎矜等人報仇了。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為虎作倀的李林甫三個手下,都沒好下場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對開元天寶年間的冤假錯案進行了梳理,大多數冤死的人都被平反,但李林甫、楊國忠、王鉷三人不在平反範圍之內。

活該。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