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經常吃味精對有身體有害,味精累計在體內可能中毒?

@頭

味精作為一種調味品,和柴米油鹽一樣成為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不斷重視鹽,味精,雞精等一些調味品在做飯的時加的量逐漸減少,甚至不加。近年來有關食用味精不安全,不益於人體健康,容易引發中毒等報道層出不齊,人們對味精更是敬而遠之,生怕食用會導致中毒。

味精到底是有害的還是有利的,味精吃多了會中毒嗎?

1、味精究竟是個什麼?

味精,又稱味素,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1908年日本東京大學的池田菊苗教授從海帶中發現含有一種化學成分——穀氨酸鈉,這種物質溶於湯中,可使湯味特別鮮美。於是乎,味精這種玩意就誕生了。

簡單來說味精就是:原料一處理一澱粉一液化一糖化一發酵一分離與提純一精製一產品,所以味精基本上都是由澱粉類天然原料經發酵製得的。如果嚴格保證生產流程的規範,那味精作為最後的成品,它本身是無毒無害的。再者,烹飪中添加味精是為了使食物味道更鮮美,但不是添加量越多,味道越鮮美。


闢謠:經常吃味精對有身體有害,味精累計在體內可能中毒?


2、吃味精會“中毒”?

那些說吃味精會引發中毒的小夥伴們,離開劑量談中毒,對味精不公平哦!

醫學上有個專業術語:LD50,半數致死量,就是殺死一半實驗動物所需要的量,這是判斷毒性的基本數據,來比較不同物質的相對毒性。一般是用有毒物質的質量和實驗生物的體重只比,即“毫克/千克體重”, LD50一般是19900mg/kg。

換言之,如果體重1kg,需要吃20g味精會有一半的幾率致死;一個正常的成年人,體重大概65kg,大概得攝入1393g味精,才有一半幾率致死。目前還沒有過味精吃死人的報告出現,所以只要食用劑量合理,是不會出現味精中毒情況。


闢謠:經常吃味精對有身體有害,味精累計在體內可能中毒?


經常吃味精對身體有害嗎?

雖然每天食用的都是小劑量,但時間長了,它會不會在人體逐漸累積,造成慢性中毒呢?

答案是:不會的。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易被胃酸轉化成穀氨酸,它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一,人在脫氨基、轉氨基、脫羧、解氨等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人體體重的17%是蛋白質,而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谷氨酸佔20%。人體自身也會合成穀氨酸,我們平時食用的幾乎所有蔬菜肉類都含有穀氨酸。

科學證明,味精進入人體後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並參與到正常的新陳代謝中,不會發生上述所說沉積。此外食用味精不僅能起到調味增進食慾的作用,還能補充人體一定的營養素,也有補腦和保肝作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規委員會在1987年也取消了對味精限量的規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大量文獻和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長期食用味精對人體沒有任何障礙的結論。

1999年,我國完成了長期毒理試驗,與國際一致,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所以說大家可以放心地食用味精。

闢謠:經常吃味精對有身體有害,味精累計在體內可能中毒?


總結

味精本身無毒,只要不過量對人體無害。但也要注意的是,有些不良廠家直接用漂白劑脫色味精,使味精中SO超標。SO超標會造成胃腸損害,過量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與骨髓萎縮等症及生長障礙,嚴重危及健康。在購買味精時需要慎重再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