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睡三覺,命比紙薄。

如今的年輕人總是以養生自居,天天睡美容覺,養生覺,殊不知古語云:人睡三覺,命比紙薄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


一,懶覺

這個詞語肯定司空見慣了,睡懶覺怎麼會和命運扯上關係了。其實我們老早就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說話,而懶覺卻恰好無視了這句古訓。中醫將人比作自然的花草樹木不無道理,早晨萬物復甦享受新的雨露空氣和陽光,這些都能讓人和大自然充分融為一體。懶覺會越睡越困,很多人上班前半段都是無精打采便是直觀體現,而現代醫學也充分證實了並不是睡得越久越好,睡眠過甚只會適得其反。長期懶覺除了會影響精神狀態外以外,還會因此產生蝴蝶效應。睡懶覺的人通常不吃早餐,而早餐是公認的我們每天最重要的一餐,因為懶覺而讓自己處於長達十多個小時的空腹狀態,長此以往,胃部必定因長期的胃酸反噬而毛病接踵而至。

二,餐覺

古人的這個詞比較有趣,餐覺雖然並聽來新穎,其實就是說吃飯後不能睡覺。關於這一點大家應該是眾所周知的,胃部消化週期大概為2—4小時左右,也就是吃飯完要給胃部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吸收,這樣不僅對胃部有益還有利於食物營養的充分吸收。如果吃完飯倒頭就睡會使大腦血液不足容易引發中風,因為飯後血液會集中在胃部幫助消化。而且睡覺會降低新陳代謝,不僅不能有效轉化食物養分,食物中的熱量長時間得不到轉換便會變成脂肪引發肥胖。古人那句“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也是此理,當然如果情況特殊需要飯後休息,也建議休息半小時或者右側躺,可以稍微緩解因此而造成的胃部負擔。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


三,顛倒覺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睡覺的時間顛倒了。不過就現在的現象來說,這個好像是非常常見了,有的礙於生計,有的因為放縱。無論哪種其實都應該意識到晝夜顛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熬夜的危害眾所周知,最為嚴重的莫過於《黃帝內經》中所描述的那樣“易動肝火”、“陰虛陽亢”、“精氣虛耗”等等。因為人們進化之初已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長機制,而現代醫學也已證明人體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只在夜間睡覺時才會分泌。而前者分泌於黎明前,可以促進糖類代謝、維護肌肉發育功能;後者只在入睡時產生,青少年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生長激素同時還能延緩衰老,所以長壽的關鍵和作息密切相關。

古人簡單的八個字卻包含了如此深刻的道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良苦用心。科學研究表明晚上10點至凌晨6點是人類最佳的休息時間段,當然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我們無可厚非的會被動的改變作息,但我們應當竭盡所能地愛護自己和重視自己,一生健康。


注: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