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要想斷奶順利 別陷入兩大誤區

寶寶長大到一定年齡,媽媽們都會選擇給寶寶斷奶。那麼,究竟什麼時候斷奶更為合適?哪個季節斷奶更為輕鬆一些呢?

大部分媽媽會選擇在春秋兩季來給寶寶斷奶,溫度和環境都更為舒適,寶寶也更容易接受新的食物。

其實,具體哪個季節斷更好,並沒有科學的依據,還是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但是,給寶寶斷奶這件事,要想順利過渡的話,媽媽們千萬別陷入以下的2個誤區。

要想斷奶順利 別陷入兩大誤區

01

掐時間斷奶

  • 很多媽媽就等著春秋兩季來給寶寶斷奶,甚至寶寶生病了,也依舊堅持斷奶。
  • 還有的媽媽因為恢復月經、返回工作等原因,就掐著時間快速給寶寶斷奶。

☟ ☟ ☟

這樣做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會導致斷奶失敗或造成寶寶安全感缺失。


要想斷奶順利 別陷入兩大誤區

斷奶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2歲或以上;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內採取母乳餵養,添加固體輔食之後,繼續母乳餵養到12個月。

具體什麼時候斷,還是要看媽媽和寶寶的情況。一般建議,儘量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自然離乳的方式斷奶更好。

02

粗暴、隔離、反覆斷奶

× 粗暴斷奶

  • 不少媽媽會選擇在自己的乳頭上塗抹辣椒水、黃連水、萬金油等刺激物質,以此讓寶寶對吸奶產生厭惡和恐懼,從而迫使寶寶主動斷奶。
  • 這樣的方法在短期內看似有效,但其實會造成寶寶情緒低落,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 隔離斷奶

  • 採用母子分離的方法來斷奶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寶寶斷奶時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撫慰,這個階段長時間的分離,容易導致寶寶產生焦慮,缺乏安全感。

× 反覆斷奶

  • 另外,有些媽媽斷奶的決心和準備不夠,以至於斷奶的過程反反覆覆。隔三差五讓寶寶吃一下,再斷一下,這樣反覆的過程會給寶寶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

03

斷奶的科學方法

√ 逐漸減少餵奶次數

  • 從第4個月起,媽媽有計劃地減少夜間餵奶的次數,讓寶寶慢慢養成不吃夜奶的習慣。比如從4次減到3次,再到2次、1次,讓寶寶慢慢形成習慣。但要是寶寶身高體重發育不達標,要酌情處理。

√ 調整餵奶時間

  • 將寶寶吃夜奶的時間推遲,每次推遲半個小時。比如寶寶習慣在凌晨3到4點吃夜奶,寶寶醒後先喂水,半小時後再餵奶,這樣就能調整寶寶吃奶時間,慢慢停掉寶寶的夜奶。

√ 別心軟擠掉都不喂

  • 很多媽媽在戒夜奶時都會心軟,其實這是戒夜奶的大忌。媽媽們應該保持寧可擠掉也不喂的態度,不然很難斷奶成功。如果怕寶寶餓,就增加白天的輔食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