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1864年,在曾國藩的圍攻之下,持續了十幾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終告失敗但是此時和太平天國同期的農民運動——捻軍卻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他的首領便是張宗禹。

張宗禹小時候生得一頭黃髮,家裡的長輩、以及村民們還給他起了一個當時不算怎麼好聽的外號,叫“小洋娃”。小時候聰慧無比,家裡長輩都以為他會走上科舉之路,卻沒想到走了相反的道路。他的家裡十分富裕,有良田4000畝,可他也是捻軍盟主黃旗總旗主張樂行的族侄。

咸豐元年(1851年),張樂行率眾圍永城時,張宗禹雖未參加,但與其有所聯絡。一次,張宗禹與父發生齟齬,被打,跑至張樂行處。當時,張樂行準備起事,即收張宗禹為師爺,其父橫加幹禁,遭張宗禹反抗,父子之情遂絕。 之後的他邊走上了放飛自我的道路上,也是他的輝煌之路。

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張樂行把捻軍組織分成了五旗,張宗禹成了他的禁衛軍。次年一次出征中,張宗禹問他:“部下要是不聽我的將令該怎麼辦?”張樂行回答:“斬之。”

結果回來的時候遇到了追兵,張宗禹傳令拒敵,另一頭領張文的親信隨從18人拒不服從命令,張宗禹毫不客氣全部誅殺。張文跑去告狀,張宗禹說:“奉叔命,禹不敢違。”這下張樂行也沒脾氣了,說:“汝真閻王哉!”從此,張宗禹的“小閻王”就這麼叫開了。

幾年後,捻軍就遭到了僧格林沁的圍剿。1863年,張樂行戰死,張宗禹殺了叛將重整了捻軍隊伍,成了領袖。隨後,他放棄了步兵戰法,把捻軍變成了騎兵,並且一人配備數匹馬匹,資源充足。

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咸豐十年(1860年),捻軍起義華北,京畿危急。僧格林沁復得郡王爵位,率萬餘清軍與捻軍先佔于山東,後轉 戰於河南、安徽,江蘇等地,疲於奔命。

1865年,僧王僅有的7000人的部隊窮追捻軍不捨,直入山東菏澤西北高樓寨地區。時“將士死亡者數百,軍 中多怨言”。僧格林沁本人也是“寢食俱廢,恆解鞍小憩道左,引火酒兩巨觥,輒上馬逐賊”。捻軍以逸待勞,僧部受伏。5月18日當夜三更,僧格林沁率少數隨從冒死突圍。當逃至菏澤西北的吳家店時,“夜 半突圍亂戰,昏黑不辨行,至吳家店,從騎半沒。僧格林沁抽佩刀當賊,馬蹶遇害”(《清史稿》)。在麥田裡殺死僧格林沁 的竟是一個十幾歲的小捻軍,可憐一世勇猛而謀略不足的僧王,就此永別這晚清的亂世。

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可是英雄也有落幕的時候,1866年9月,捻軍在許昌召開會議,分軍為二。張宗禹率本部軍西上,稱為西捻軍。賴文光等率另一支奔走于山東一帶,稱為東捻軍。後來,東捻軍發來告急書,張宗禹遂率軍千里馳援,採取圍魏救趙的辦法,直接朝著京津挺進。

但可惜的是,那時候情報太不及時了,等張宗禹來到京畿附近的時候,東捻軍已經被清軍打敗了。張宗禹知道這些消息時,已經晚了。清廷派出李鴻章,將其圍堵在運河、黃河和徒駭河之間。

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當時陰雨連綿,河水暴漲,張宗禹的戰馬隊伍優勢盡失。黃河水倒灌入運河,水漲三尺,清軍水師炮船雲集。再加上清軍的堅壁清野,張宗禹很快就彈盡糧絕了,最後他選擇了突圍,身邊僅剩下10餘名精銳騎兵。到了夜晚,張宗禹抱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覺悟,趁機衝出重圍,衝到徒駭河邊下水游泳,天明之後悄悄前往黃驊縣孔莊附近。此後,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童子師”,在當地擺攤算卦,轉行做了算命先生,從此隱居20餘年。據民國史料《滄縣誌》記載,他臨死之前,才對身邊的人說:“吾乃張宗禹是也。”曾經叱吒風雲的捻軍領袖,最後竟然躲過清政府的搜查得以善終,這也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他是捻軍首領,誅殺僧格林沁,大敗曾國藩,最後卻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