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嗎?看完這篇文章,自然會有答案

飲酒是一種文化,也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種生活習慣,在傳統醫學看來,適量飲酒有通血脈,行藥勢的功效,能起到一定的養生效果。當然,我們也知道,喝酒對健康也會有負面影響。喝不喝,怎麼喝都有一定的講究。健康人群尚且如此,對糖尿病人而言,喝酒更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嗎?看完這篇文章,自然會有答案

喝酒對糖尿病有什麼影響?

糖尿病人還是可以喝酒的,但由於酒精對血糖有一定影響,因此對於喜歡喝酒的糖尿病人而言,掌握喝酒的時間很重要。

酒精的特點在於:當人體肝臟中富含糖原時,酒精能夠促進糖原的釋放。酒精本身含有較高的熱量,因此,若攝入較多酒精,會導致血糖升高,長期飲酒就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另一方面,當人體肝臟中含糖原較少時,酒精的攝入又能抑制體內糖原異生與肝糖原分解的反應,這樣又會使得血糖降低,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注射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而言,這就容易發生低血糖。

換言之就是,酒精可以升高血糖,也可以降低血糖,而具體飲酒會升高還是降低血糖,就和患者的飲酒量、是否是長期飲酒、是否空腹喝酒等相關。一般來說,糖尿病人若是空腹過量飲酒,就容易導致酒精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嗎?看完這篇文章,自然會有答案

吃了降糖藥後能否喝酒?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想法:藥太苦了,我能不能改用茶水、果汁或者酒來送服。我們醫生給出的答案自然是不可以的。也有的人說,我先用水送服後再喝。

我們知道,藥物進入人體後並不是都能立刻起效,它還要有一個代謝和作用的過程,在未完全發揮作用之前,喝茶、果汁、酒等飲品,都可能會對藥效產生影響,或減輕藥效甚至帶來副作用。並且對糖尿病人而言,酒精還會增加肝臟負擔,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因此,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短時間內都是應禁酒的。

一方面,對於二甲雙胍這類降糖藥,如果服用後,再去喝酒,它會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另一方面,長期的飲酒也容易使患者發生胰島素抵抗,這樣就會影響降糖藥或是胰島素的作用,使得機體無法完成糖代謝,可能會導致酮症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喝酒嗎?看完這篇文章,自然會有答案

大量的案例表明,喝酒對心血管會有很大影響,長期飲酒有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而糖尿病人本身就是高血壓、高血脂的高危人群,甚至本身就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因此,糖尿病人飲酒一定要適度,避免空腹、過量飲酒。當然,為了健康著想,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免飲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