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記憶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對老百姓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我的家鄉-淮揚菜的發源地對於“吃”更加有所講究。

對於我來說,對於家鄉的記憶也更多的在吃上顯現。

家鄉自古以來便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習慣。

所謂皮包水,便是早上叫上三五好友去茶社喝茶吃包子。

最最有名的便是得勝橋的富春茶社。

舌尖上的記憶

有遠方的客人來或者有誰過生日,大家都會到茶社裡麵點一壺綠楊春、來幾籠包子,吃包子必配大煮乾絲。

大煮乾絲又叫做雞汁煮乾絲。原料主要是淮揚的方幹,雖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刀工要求極為精細,要把一塊方幹削成18片。一直以來都是淮揚菜中的看家菜。

記憶中,第一次吃早茶,我便愛上了大煮乾絲。

舌尖上的記憶

只見一碗雞湯裡面乾絲、雞絲、火腿絲,木耳絲、蛋皮絲、筍絲、口蘑絲、蛭乾絲、絲絲入扣,再輔佐蝦仁,海參、幾根綠色菜。

這些食材怡然自得的躺在湯裡,然而湯裡卻看不見一絲油花,看著足以誘惑我的味蕾。

開動嘴,卻吃不到半點豆腥,舌尖上只有乾絲的細滑夾雜著鮮美的雞汁吃完乾絲,喝一口雞湯,那暖意頃刻傾注全身。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據說當時清朝乾隆帝下江南,來到我的家鄉,家鄉的官員為了寵媚皇帝,便呈上大煮乾絲的前身“九絲湯”,令大煮乾絲得以揚名天下。

現如今,大煮乾絲不僅僅在吃早茶的時候被人爭相品嚐。在淮揚菜系的宴席上大煮乾絲已經成為一道主菜。

它雖抵不上魚翅的名貴,但它卻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簡單細膩。

這就好像我的家鄉人一樣,對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卻熱愛生活,崇尚美食。不奢望大富大貴,小富即安。

簡單而精緻,濃縮了家鄉的美味,更是家鄉的風貌。

舌尖上的記憶很美味,揮之不去的是對家鄉的想念。願家鄉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