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跟我讀藏經,白話寫大意 第115篇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第二卷之八 原文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回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睛空,號清明眼。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啖,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第二卷完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第二卷之八 白話大意

阿難!為什麼說“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本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阿難!比如有人用清淨沒毛病的眼睛,去看明明朗朗的晴空,只看到一個晴朗的虛空,其它的什麼都沒有。這個人不知道什麼原因,眼睛一直瞪著晴空,動也不動,時間長了眼睛很疲勞,就會在虛空看到紛雜狂亂的光線,和其它很多五顏六色、似是而非的形象,你要知道,“色陰”,一切物質,也是這樣。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這些星星點點的紛亂光線,不是由虛空而來,也不是從眼睛而出。如果說是從虛空而來,那麼,由虛空而來,應該回虛空去,但是,如果有出有入,那就不是虛空了,虛空如果不空,自然沒有地方讓這個星星點點的光線從這裡生起、又回到這裡隱滅,就像阿難你的身體,不會容許另一個阿難進進出出。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如果說是從眼睛而出,那麼,既然從眼睛出來,應該要回到眼睛裡去。而且,如果這些星星點點的相,是從眼睛裡出來的,眼睛是以能見為性的,那麼這些相也應該有能見的性。如果有能見的性,從眼睛裡出去就是顯現於虛空的星星點點的光線,回到眼睛的時候,應該看得到眼睛;如果這些相是沒有見性的,從眼睛出去,既然會遮蔽了部分虛空,回到眼睛的時候,應該遮蔽眼睛啊。

還有,你看到這些星星點點的光線的時候,眼睛裡應該沒有翳病,可以說是很清淨的眼睛,那麼,為什麼看到星星點點的光線,是眼睛有了翳病,一定要看到萬里晴空,才能叫做清淨的眼睛呢?

由此,你應該明白,一切“色陰”,都是虛妄顯現,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比如有人,手和腳很安閒,四肢百骸很舒適,忽然之間,好像忘記了身心所在,沒有苦也沒有樂。這個人無緣無故,用兩個手掌在空中相互摩擦,兩個手上,虛妄的生起粗澀、細滑、冷熱的感覺,你要知道,“受陰”,一切感受,也是這樣。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這些虛幻的觸覺感受,不是從虛空中產生,也不是從手掌中產生。如果是從虛空產生的,既然能觸及手掌,怎麼沒有和整個身體相觸呢?虛空是沒有知覺思想的,不應該有選擇性的接觸。

如果是從手掌產生的,應該不會等到兩個手掌合在一起才有感覺。如果是從手掌產生的,兩手相合的時候,手掌就會知道,兩手分開的時候,觸覺應該回到手掌,手臂、手腕、骨頭、骨髓應該都感覺到這個觸覺回來的蹤跡,心裡一定會知道,這個觸覺什麼時候出去、什麼時候回來,有一個物體在身體中往來,哪裡還要等到兩個手掌合起來才知道,再起個名字叫做“觸”呢?

所以,你應該明白,一切“受陰”,都是虛妄顯現,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比如有人,在說酸梅的時候,嘴巴里就會有口水流出來;有人在想到自己踩在懸崖邊上的時候,腳跟就會發軟、腳心發酸。你要知道,“想陰”,一切知覺,也是這樣。

阿難!說到酸梅的時候,引起的口水,不是從酸梅里產生,也不是從嘴巴里產生再流出來的。如果說是從酸梅里產生的,嘴裡應該在吃酸梅,怎麼只是別人說起來、嘴裡就流口水呢?如果是從嘴巴里產生的,那麼,應該是嘴巴聽到酸梅流口水呀,怎麼會是耳朵聽到酸梅、嘴巴流口水呢?如果只是耳朵聽到,口水為什麼不從耳朵裡流出來呢?自己想著踩在懸崖邊、腳跟就發軟,道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你要明白,一切“想陰”,都是虛妄顯現,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比如瀑布,波浪連續不斷,一浪接著一浪,前後有序,前浪在前,後浪在後,不會逾越、錯亂。你要知道,“行陰”,一切意志,也是這樣。

阿難!瀑布的這種流動之相,不是從虛空產生,不是因為有水才有的,也不是水的本性,但是也離不開虛空和水。如果是由虛空產生,那麼,這十方世界無盡的虛空,就會有無盡的瀑流,所有的世界,就會沉溺在這些瀑流裡面了。

如果說是從水裡產生的,那麼,這個瀑流的體性,應該不是水的自性。水性是能有,瀑布的流性是所有,能有和所有這兩種相,應該明明白白的都在。如果說瀑布的流性就是水的自性,那麼,在沒有波浪、水流澄清的時候,瀑布的流性就沒有了,所以說,瀑布的流性不是由水而產生的。如果說瀑布可以離開虛空和水,那麼,虛空周遍圓滿,哪裡有外呢,沒有外,瀑布怎麼可能離開虛空而存在呢?而離開了水,又怎麼會有水流呢?

所以,你應該明白,一切“行陰”,都是虛妄顯現,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阿難!比如有人,拿了一個頻伽瓶,把這種瓶子的兩個孔都堵住,瓶子裡面裝著滿滿的虛空,然後到了千里之外,準備把瓶子和裡面的虛空當做禮物,送給其他國家的人。你要知道,“識陰”,一切認識,也是這樣。

阿難!瓶子裡面的虛空,不是從本國產生,也不是從他國產生。如果是從本國產生,那麼,瓶子既然貯藏了本國的虛空,本國的虛空應該少了一瓶子的虛空。如果是他國產生,打開塞住的瓶孔,應該看到虛空從瓶子裡面倒出來呀。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所以,你應該明白,一切“識陰”,都是虛妄顯現,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四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