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跟我讀藏經,白話寫大意 第119篇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第三卷之四 原文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歷代高僧大德對《楞嚴經》的重要開示!

——唐·慧琳國師

師事不空三藏,內持密藏,外究儒學,精通聲明與訓詁之學。引用《字林》、《字統》、《聲類》、《三蒼》、《切韻》、《玉篇》、《諸經》、《雜史》,並參合佛意,詳察是非,撰成《一切經音義》百卷,世稱《慧琳音義》。據《宋高僧傳·卷五》載,其成書年代為貞元四年(788)至元和五年(810),歷時二十餘年。慧琳國師精通梵文漢語,讀三藏,目光如炬,善分真贗,又曾師事於不空三藏,且他對經藏的態度是「參合佛意,詳察是非(《大正》五十冊)」。大師對《楞嚴》此部經堅決不疑,並於《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二》中親釋《楞嚴經》,並多次徵引此書,決不懷疑!釋《楞嚴經》之文詳於《大正藏》。(此內容來源於網絡)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第三卷之四 白話大意

阿難!你的意根常常攀緣法塵,生起善性、惡性、無記性,在意根中生成一定的法則。意根所緣的法塵,是從你的心裡產生,還是離了心,另有一個法塵所在的地方?

阿難,如果說是從心裡產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能生的心有知,所生的法也應該有知,法塵既然有知,就不是塵,也不是意根所緣的塵境,既然不是意根所緣的塵境,還說什麼從哪裡產生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說離了能知之心,另有一個法塵所在的地方,那麼,法塵應該有自己的自性,法塵的自性是有知的還是無知的呢?如果有知,就成了有情,就成了心法,離了你的心的法塵,還能有知,就應該不是塵,就如同別人的心量了,別人的心,才能離了你還有知。

如果一定要說,離了你的心還能有知的法塵,也是你,既然是你的心,應該不能離開你,又怎麼能說你的心不與你合而為一,還在意根之外,另有一個心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說這個法塵,離了意根之心而無知,那麼,這個法塵既不是前五根所對的色聲香味觸五塵,不是離合冷暖等相,也不是虛空,這個法塵應該在什麼地方?既然在前五塵、虛空中,都不能指出它的所在,總不能說,你的法塵不在人世間,在一個所謂的虛空之外的地方吧?就算虛空之外有空,離了意根的法塵,處於虛空之外的空處,既然在虛空之外,就不是心所緣之處,如果法塵不在心所緣之處,那麼這個心所緣之處又是誰立起來的呢?

所以,你要明白,所緣的法塵和能緣的意根,都是虛妄的,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還有啊,阿難!為什麼說“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它們的根本也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難,正如你之前明白的道理,眼根和色塵互為因緣,在內的眼根是無形的,因為在外的色塵才能顯現,色塵是眼根的緣;色塵是沒有知覺的,因為眼根才能看到,所以眼根是色塵的緣。眼根對色塵,起了分別,就生出了眼識。

那麼,眼識是因眼根而有,眼根是能生,眼識是所生,以眼作為識的界限,叫做眼識界呢?還是眼識因色塵而有,色塵是能生,眼識是所生,以色塵作為識的界限,叫做色識界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阿難,如果眼識是因為眼才有的,眼為能生,眼識是所生,就不需要憑藉外界的色塵和虛空,既然沒有外界的色塵和虛空,只有在內的眼根,沒有可以分別的對象,又怎麼能生眼識呢?

就算眼根能生出眼識,沒有外界的色塵和虛空可供分別,又能有什麼作用呢?在內的眼根是無形的,要借外界的色塵才能顯現,沒有了外界的色塵,眼根的能見,沒有青黃赤白等顏色來顯示,又怎麼能現出眼根呢?顯不出眼根,又從哪裡劃分眼識界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說眼識是因色塵而有的,色塵是能生,眼識是所生,那麼,你看虛空、沒有色塵的時候,能生的色塵沒有,也就沒有所生的眼識,沒有眼識,你看到虛空的時候,又怎麼能知道是虛空呢?

而且,眼識如果是由色塵所生,應該隨著色塵而滅,當色塵的相發生改變的時候,你還能知道色塵之相發生了改變,這就說明你的眼識沒有隨著色相的變換而變換,那眼識究竟以哪一個色塵作為眼識界呢?

如果說眼識跟著色塵之相的變換而變,那麼,色塵變成虛空的時候,眼識應該隨著變空,色塵和眼識都消失了,自然就沒有界了;如果說能生的色塵雖然變換了,所生的眼識不變,不變就成了永恆的,就應該不知道虛空在什麼地方,既然你現在知道虛空所在,那麼,眼識就不是從色塵而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說眼識是由眼根和色塵兩種共同作用而產生,那麼,是由眼根、色塵相合而生,還是由眼根、色塵相離而生,如果是眼根、色塵相合而生,所生的眼識,就會分成兩半,一半跟隨眼根,一半跟隨色塵,眼根、色塵之間就什麼也沒有了;如果是眼根和色塵相離而生,那麼所生的眼識,一半屬根是有知,一半屬塵是無知,有知、無知混合雜亂,又怎麼成為眼識之界呢?

所以,你要知道,眼根和色塵互為因緣,生出眼識界。眼識不從眼根生,不從色塵生,不從眼根色塵合生,三處都沒有。眼根、色塵、色識界,不是因緣生,不是自然生,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阿難,又如你之前明白的道理,耳根和聲塵互為因緣,耳的聽聞性是無形的,因為聲塵才能顯現;聲塵是沒有知覺的,因為聽聞性才能知道。耳的聽聞性和聲塵為緣,起了分別,就生出耳識。

那麼,耳識是由耳而產生,以耳朵為界叫耳識界呢?還是由聲塵而產生,以聲塵為界叫聲識界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阿難,耳識如果是因耳根而產生,當動靜二相不出現的時候,就沒有聲塵,沒有聲塵,耳根就不能形成知覺;沒有所聽的聲塵,能知的耳根都不能成立,又怎麼生出耳識來呢?

如果說只取耳根的聽聞性,那麼,沒有動靜二種聲塵,聽聞性是無從成立的。如果說耳識是從有形的耳朵產生,有形的耳朵屬於身根,和身根對應的是觸塵,夾雜了身根及對應的觸塵,所生的識應該叫身識界,那麼,耳識界又是誰立起來的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說耳識是由聲塵而產生,耳識既然是由聲塵而有,就跟聽聞性沒關係;沒有聽聞性,就不知道聲塵所在的位置,聲塵的位置都不知道,又怎麼能產生耳識呢?

就算耳識是從聲塵而產生,聲音是因聽聞性而有聲相的,當聽聞性聽到聲塵的時候,也應該聽到耳識,如果只聽到聲音,沒有同時聽到耳識,那麼這個耳識就不是由聲音而有,就不能成為聲識界;如果說既聽到聲音,又聽到耳識,耳識既然被聽到,那麼,又是誰分辨出聽聞到的是耳識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如果沒有誰能分辨,那耳識如同草木一般,就不能稱為識,更沒有聲識界了。不能說耳識是由聲塵和耳根的聽聞性共同產生,如果是共同產生,那耳識就是雜亂的,有知和無知混合在一起,就沒有中間位置,沒有中間位置,那麼,又從哪裡分出、如何界定在內的耳根、在外的聲塵呢?

所以,你要知道,耳的聽聞性和聲塵互為因緣,生出耳識界。耳識不耳根生,不從聲塵生,不從耳根聲塵合生,三處都沒有。耳根、聲塵、聲識界,不是因緣生,不是自然生,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八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