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跟我讀藏經,白話寫大意 第118篇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第三卷之三 原文

阿難。汝更聽此只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只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只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鹼味,既鹼汝舌,亦鹼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鹼,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鹼。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覆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歷代高僧大德對《楞嚴經》的重要開示!

——唐·百丈懷海大師

唐代百丈懷海大師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三世徒,創設禪院,制定清規。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後人稱為《百丈清規》,使佛教歷經滅佛法難而能留存下來併發揚光大。大師在清規中將《楞嚴經》與《楞嚴咒》納入叢林朝暮課誦的《禪門日誦》中。可見他對《楞嚴經》的推崇。此舉為《楞嚴經》的長遠流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明清以來三四百年間,我國叢林中各宗各派朝暮課誦的主要內容。大師所訂的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亦為《楞嚴經》的流傳,跨出歷史性的一步!詳於《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頁。徵引《楞嚴經》文亦見《古尊宿語錄·卷二》,《卍續藏》。(此內容來源於網絡)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第三卷之三 白話大意

阿難!你再好好聽一下,祇陀園中,齋食置辦好了就擊鼓通知大眾,大眾集合好了去應供就撞鐘,鐘聲和鼓聲前後相繼、持續不斷,你認為怎麼樣?是鐘鼓的聲音來到耳邊呢,還是耳朵的聽聞性,到聲音傳來的地方去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如果說是鐘鼓的聲音,來到耳邊,比如說如來到室羅筏城去乞食,祇陀林中就沒有如來,同樣,鐘鼓的聲音既然到阿難的耳邊,那麼,目連迦葉應該都聽不到,這裡的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也都應該聽不到,怎麼聽到鐘聲都到吃飯的地方去了呢?

如果說是你的耳朵的聽聞性,到聲音傳來的鐘鼓那裡去,就像如來乞食完回到祇陀林中,室羅城裡面就沒有如來一樣,你聽到鼓聲,耳朵的聽聞性就往擊鼓的地方去了;同時響起的鐘聲就應該聽不到,又怎麼還能聽到象馬牛羊等種種的聲音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如果說,不是聽聞性到聲音傳來的地方去,也不是聲音來耳朵邊,那麼,聽聞性與聲塵沒有來往,兩不相干,應該什麼都聽不到。

所以,你要明白,能聽的耳根,和所聽的聲塵,都沒有一定的處所,所聽的聲塵和能聽的耳根,都是虛妄的,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你再嗅一下香爐中的旃檀香,這種香哪怕只點燃很少的一點,整個室羅筏城四十里以內,同時能聞到它散發的香氣,你覺得怎麼樣?這種香氣是從旃檀木中產生,還是從你的鼻子產生,或者從虛空中產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如果說這個香氣是鼻子產生,鼻子是能生,香氣是所生,既然香氣是鼻子所生,就應該從鼻子裡出來,但是鼻子不是旃檀,又怎麼會產生旃檀的香氣呢?如果你說是你聞到香氣,那麼,這個香氣應該是從鼻子裡進去,現在鼻子是能生的,應該從鼻子裡出去,兩相矛盾,所以香氣不是從鼻子產生的。

如果說是從鼻孔中的虛空產生的,鼻孔中和鼻子外的虛空是同一虛空,虛空的體性是不變的,既然是虛空常在,這個香氣也應該隨時隨地的常在,又怎麼還需藉助香爐、點燃旃檀枯木呢?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如果說是旃檀木中產生,旃檀木燒成煙,如果鼻子嗅到了,應該是蒙受了煙氣才聞得到;但這個煙氣升騰到空中,並沒有很遠,又怎麼會四十里內都聞到了呢?

所以,你要明白,能嗅的鼻根,和所嗅的香塵,都沒有一定的處所,所嗅的香塵和能嗅的鼻根,都是虛妄的,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你早上、中午的時候,常常和比丘大眾一起,持缽乞食,有時候可能會碰到有人佈施酥酪醍醐這樣的上等美味。你覺得怎麼樣?這個美味是虛空產生?從舌頭產生,還是從食物中產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如果說這個味道是從你的舌頭產生,在你的嘴裡只有一條舌頭,舌頭成了酥味,即使再碰到黑石蜜,舌頭也應該不會變味,那麼,如果不變味,只有這一種味道,不應該說舌頭可以辨別很多味道;如果變了味道,舌頭又不是有很多條,一條舌頭生一種味道,又怎麼能辨別很多味道呢?

如果說是從食物中產生,食物是沒有能分別的識心的,又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味道呢?即便食物能夠自知味道,這就如同別人吃食物,又關你的舌頭什麼事,還說你的舌頭能嚐到味道?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如果說是從虛空產生的,虛空應該有味道,你現在試著嚐嚐這虛空,你認為是什麼味道?而且,一定要說虛空有味道,假設是鹹味,虛空既能鹹你的舌頭,也應該能鹹你的臉,你臉上鹹了,身上鹹了,那這個世界的人,都變成鹹的,跟海里的魚一樣了。既然常常在鹹味裡,當然不知道什麼是淡味,既然不知道淡,也應該不會覺得鹹,如果鹹淡都不知道,又怎麼說知道味道呢?

所以,你要明白,能嘗的舌根,和所嘗的味塵,都沒有一定的處所,所嘗的味塵和能嘗的舌根,都是虛妄的,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阿難,你每天早晨的時候,用手摩頭,你覺得怎麼樣?摩頭產生的覺知,哪一個是能觸?能觸的是手,還是頭?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如果說能觸的是手,頭是所觸,頭應該是不知道的,既然頭知道是手在摩頂,頭、手都知道,又怎麼能說觸覺在手呢?

如果說觸覺在頭部,頭是能觸,手是所觸之塵,應該也沒有知覺,現在用手摩頭,卻知道摩的是頭,又怎麼能說手是沒有知覺的、所觸的塵呢?

如果說手和頭,各各有一個覺知,那麼,阿難你應該有兩個身體呀。如果說頭和手,是同一個能觸的覺知,那麼,你的手和頭,應該是一體的,如果是一體的,就沒有能觸、也沒有所觸,就不能形成觸。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如果說頭和手兩個都知道,是兩個個體,那麼,頭手都知道,就都是能觸,所觸的塵又是哪一個呢?如果在能摩的手,就不是所摩的頭,如果在所摩的頭,就不是能摩的手,不能說是虛空跟你產生的觸覺吧?

所以,你要明白,所覺的觸塵、能覺的身體,都沒有一定的處所,所覺的觸塵和能覺的身根,都是虛妄的,而如來藏性,常住不動,所以不是因緣而生;周遍圓滿,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嚴經》白話大意十七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