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骨質疏鬆症逐漸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

研究表明,我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 36% ,其中男性為 23% ,女性為 49% ,骨質疏鬆症主要的併發症是骨折,可導致患者殘疾、獨立生活能力的喪失甚致死亡,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且發生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風險高達 50%。

在世界範圍內,每 3 秒就有一人,因骨質疏鬆而發生脆性骨折。因此對骨質疏鬆進行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的關鍵。

骨質疏鬆症的分類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臨床表現

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常在發生脆性骨折後或者檢測骨密度時才發現。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或「靜悄悄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症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疼痛、脊柱變形和脆性骨折。

(1)疼痛:骨質疏鬆症患者,可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時、起坐時及長時間行走後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並可能伴有肌肉痙攣,甚至活動受限。

(2)脊柱變形:可出現身高變矮、駝背、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等,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低等不適。

(3)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外力時發生的骨折。如:從站立高度或者低於站立高度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骨折好發部位為胸椎、腰椎、髖部、肱骨近端、橈、尺骨遠端、骨盆等。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後,再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骨質疏鬆症診斷標準是基於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測量的骨密度結果。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非優勢側橈骨遠端 1/3:只適用於髖骨及/或脊椎的骨密度無法測量或分析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過於肥胖超過檢查床負荷的患者。

骨質疏鬆症防治

基礎措施: 包括調整生活方式和骨骼健康基本補充劑。

(1)調整生活方式:

  • 加強營養、均衡膳食: 建議攝入富含鈣質、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 0. 8~1. 0 g/kg體質量,並每天攝入牛奶 300 mL 或相當量的奶製品。
    • 充足日照: 建議上午 11 點至下午 3 點之間,儘可能多地暴露皮膚於陽光下曬15~ 30 min。
    • 規律運動,適合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
    • 戒菸、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 儘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2)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有效的抗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應在充足的鈣劑和維生素 D 補充的基礎上:


  • 鈣劑: 建議,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 800 mg(元素鈣),50歲及以 上 人 群 每 日 鈣 推 薦 攝 入 量 為 1 000 ~1 200 mg 。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約 400 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 600 mg。
    • 維生素 D: 推薦攝入量為 600 IU(15 μg) /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 IU(50 μg) /d ;維生素 D 用於骨質疏鬆症防治時,劑量可為 800~1200 IU/d。建議檢測血清 25-羥維生素 D[25(OH)D]水平,指導維生素 D 的補充。

    抗骨質疏鬆藥物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