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普查中發現一批新出現的古籍品種或版本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在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中,發現了一批以往不太為人所知的古籍收藏單位,也陸續發現了一些古籍的新品種或新版本,深入發掘了一些古籍的學術價值。這些重要發現是全國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學術界開展研究的重要依據,也是大眾期盼了解的民族珍貴文化遺產。

五年來,文化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的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申報評審,國務院正式頒佈的四批名錄,共收入珍貴古籍計11375部。申報評審讓一批收藏單位及所藏善本古籍進入我們的視野。

據不完全統計,在參與珍貴古籍申報的單位中,僅就漢文古籍申報,就有近百家單位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藏書單位中未曾出現過,其中一些單位藏量較大,幾乎都有非常珍貴的藏品,不乏孤本。還有芷蘭齋、元雨軒、濟南周晶、洛陽晁會元、緣督室等私家收藏,所申報古籍也異彩紛呈。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資料館藏有十萬冊古籍,其中1795年前的善本古籍有629種,1.2萬冊件。中國古兵書是該館藏書一大特色。《五火玄機》《武經直解》《武經七書》《武備志》《兵垣四編》《晉書》《少微通鑑節要》以及明代以來各種版本的《孫子兵法》,清代戰圖、陣圖和兵器圖等是其重要館藏。所藏的十三經注疏,是現存的三部中品相最好最全的一部,當年再造善本一期未能選入成為一期再造的遺憾。

安徽皖西學院圖書館現藏古籍約22000冊,數量雖然不是太多,但善本古籍卻比較多。2009年,該館首次參與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就有八部古籍入選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括宋衢州州學刻元明遞修、溫廷敬跋《三國志》、元至正元年集慶路儒學刻明修本《樂府詩集》(存卷四十八—七十五)、明嘉靖汪文盛等刻《漢書》、明泰昌元年閔振業刻套印本《史記鈔》等。

隨著普查的進一步深入,更多古籍收藏單位進入我們的視野,現登錄“全國古籍普查平臺”的收藏單位已超過2000家,遠超過當年《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收錄的800餘家單位。隨著普查工作的進展,會有更多古籍收藏單位進入古籍管理、保護的範圍。

在普查、評審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批新出現的古籍品種或版本,或者是學術價值方面的新認知。現介紹其中幾種重要的新發現,以饗讀者。

西藏博物館發現元至元第三帝師達瑪巴拉大都刻本《釋量論》

古籍普查中发现一批新出现的古籍品种或版本

西藏博物館普查申報的元刻藏文譯本《釋量論》,是個十分耀眼的亮點。此書也譯作《量釋論》《量評釋》,又稱《廣釋量論本頌》,是印度因明學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學大師法稱,譯者是俄·羅丹西繞。由忽必烈第三帝師達瑪巴拉發願、皇室出資開版雕造於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師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師是八思巴的同父異母弟仁欽堅贊,第三任帝師是八思巴的侄子達瑪巴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達瑪巴拉繼任帝師,到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離開大都回去主持西藏政教事務,翌年死於非命,在大都實際任職五年多一點。他發願雕造藏文《釋量論》等佛教典籍,當就在1281年至1286年他在大都任帝師這五年之間,其時代之早,當在現存藏文印本書籍的首位。宋刊元槧的漢文古籍,絕大多數都要被定為一級古籍,而如此僅見的雕印本藏文典籍,其珍貴程度當遠勝一般的元刊漢文古籍。

古籍普查中发现一批新出现的古籍品种或版本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