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魔寶典《楞嚴經》的九句佛語精華,悟透立地成佛!

破魔寶典《楞嚴經》的九句佛語精華,悟透立地成佛!

《楞嚴經》,全稱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被認為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依此佛經修行的末法眾生,方可於此正法得正知正見、正信正解、正修正悟,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誑惑、破壞。

甚至有種觀點認為《楞嚴經》是真正的“經中之王”,楞嚴經關係到佛教的命運,有《楞嚴經》存在,佛法就存在;《楞嚴經》如果毀滅了,佛法也就毀滅了。南懷瑾也說:“自從一讀楞嚴後, 不看人間糟粕書。”虛雲大師對《楞嚴經》特別重視,他曾開示道:“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參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

破魔寶典《楞嚴經》的九句佛語精華,悟透立地成佛!

1、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心,本不動、也不生。參禪就是找心,唸佛也是找心,方法不同,目的一致。心本空寂,但能全體大用,是活靈活現的。如何為心生?對外面事物人情,見、聞、覺、知時,空寂的心開始有想法,這是心生。

法,塵相。因心生有想法,而產生心裡有一個塵相,這個塵相,可以是物體,比如電腦,也可以是情緒、心情,比如苦、樂、悲、傷。這就是心生故,種種法生。

法生,我們就迷惑了、被五蘊法遮障。錯認肉體為自己,於是心也找不到了,錯位心臟或者大腦是心。住在五蘊境界裡,也就是住在“能所”的[所]裡。對五蘊的喜愛、嗔恨、憂悲、苦惱、等等,又引起心起種種法塵。

2、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大妄語。

當下的有些人,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有這個能力,偏偏要吹牛說自己能做得到。這些就是妄語,對於某些喜歡說大話的朋友來說,要小心這一點了。

3、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俗話說:“光說不練是假把式。” 現在的很多僧人,佛經讀的比誰都多,可是吃了眾生供奉,卻對人分三六九等,善事不做,開光、算命這般斂財的事趨之若鶩,這樣的僧人跟不聞佛法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同樣,做人也是一樣,明白道理就應該依據行事,否則與不明白事理並無兩樣,所謂“知行合一”,行是知之果。

破魔寶典《楞嚴經》的九句佛語精華,悟透立地成佛!

4、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5、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我們眼見的往往不是真相,雖然說“眼見為實”,可是我們卻往往被雙眼所矇蔽。認識不是所見,認識仍然離所見的事物的真相有距離,所以,光依靠眼見並不能真實認知事物的真相。比如空氣,我們看不見卻到處都有。

6、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

修行人多看手指,而不觀月,認指為月,是為迷惑。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手段,其最終是為了明曉真理,世人往往把方法和技巧作為了終極目標,捨本逐末,實是不應該!

7、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持戒而得定,因定而開慧。” 所謂收攝其心說的就是戒,由戒而生髮定,由定而開發慧。

“安住於身,循身觀察,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用戒的方式漸漸斷除惡念惡行之後,心的平靜是會轉境的,那種痛快和自在是一種重生的體驗,般若智慧也會隨之而生。

《楞伽經》說:一切法皆是“心、意、意識夢現。”

破魔寶典《楞嚴經》的九句佛語精華,悟透立地成佛!

8、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所見不同,見性不變。

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所見雖不同,卻只是外境不同,但都能見,見性不動,不因明暗而有增損。見性不動不搖,不因你的年齡、性別、學識等,見性而有變化。

9、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一切法皆依如來藏而生,眾生不知如來藏性,清淨無相,知見妄立“知相”,起我見、我執,動妄心,生煩惱,心垢不淨,因而不能迴歸清淨真如自性;而如來成等正覺,明瞭諸法實相,妄念不起,正念不失。所以《楞嚴經》雲:“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大般涅槃經》雲:“如來亦知亦見,不作見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