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三|與讀者互動:學《楞嚴經》當如何行?(19)

經常會有一些讀者交流。有些問題提得相當好,這裡稍微整理了一下,發表出來和大家交流。

楞嚴經·卷三|與讀者互動:學《楞嚴經》當如何行?(19)

1.看人不順眼從哪裡來,從意識中來,還是從別處而來?

這個問題在十二處的法則中提到過。這個看人不順眼是從如來藏性中來。“不順眼”乃善、惡之分別法塵的顯現。若如來藏性中根本沒有善惡分別的種子,無論境況如何,也不會顯出善惡之分別來,更不會有“不順眼”之說了。所以,凡是來到你身邊的法則,無論善與惡,皆是你自性中本有的。

打個比方說:這片土地是你的,你可以隨便用,你可以把它建設成一個世外桃源,也可以把建設成一個狩獵場。土地就好比是你的自性。建設成世外桃源(善道)也好,建設成狩獵場(惡道)也罷,難道不是從你的自性中裡流露出來的嗎?佛法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告訴你一切不過是自作自受而已。

2、如果塵與根彼此分離,塵、根就無法有任何顯相,成為超越於任何形相的真空。這就是塵和根的本來面目,或者叫真如自性。能用這種句式嗎?

這種句式不過是指月而已,談不上能用或不能用,真心本性本無相可談,更何況是文字相。

眾生乃因緣和合而生,根、塵若是不具足,則眾生如何產生呢?既然眾生無生,是不是就是“無生法忍”了?所謂“生佛不二”,不就是指自性本來空麼?

談到自性本空,這並非是說佛陀沒有六根、六塵、六識,只是佛陀能覺悟到根、塵、識的虛幻而已。這就好比照鏡子,佛陀明白鏡子裡的根、塵、識是虛幻的,故而心如如不動;而凡夫卻把鏡子裡的景象當真,為了鏡子裡的根、塵、識幻像而忙碌不已。

楞嚴經·卷三|與讀者互動:學《楞嚴經》當如何行?(19)

3、學《楞嚴經》當如何行?

有讀者受持《地藏經》及地藏菩薩聖號,隨喜其功德。

至於懂《楞嚴經》,無非是把握住兩個方面:一個是攀緣妄心,一個是常住真心。以音聲誦唸地藏王菩薩聖號和《地藏經》,音聲之相,在誦唸中,會剎那變化,但由此而顯發的“聽聞性”,本是常住真心,不生亦不滅。

如果再仔細觀照,就會明白,沒有這個聽聞性,這個音聲之相不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出現。這個聽聞性,無論你是讀佛經、還是聽歌曲,還是與人講話,它不過是隨動靜二塵(聲波)顯發而已,它的自性始終如一,本來寂靜的。如果讀《地藏經》、誦地藏聖號,能夠誦到這個份上,這也就是真正的受持《楞嚴經》了。這才是挖到了地藏之寶,真正明白了地藏心。

不僅僅讀佛經要這樣,《楞嚴經》更是生活中的經。在生活中,哪一處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涉及之處呢?如果明白六根不過是在妄塵中顯發六種的真性、六塵不過是菩提瞪發勞相,六識不過是虛妄的妄想,就能不為攀緣相所轉,把自己定在真性上,這就是楞嚴大定,是最堅固的禪定功夫。

所謂修行,實際上就是修這個。比如說,看見美食,明白味道不過是“知味性”的顯發,自然就不會為口腹之慾所牽引。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這個功夫純熟的過程。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由這句話便可以知道孔子的修行境界。

從這個意義上講,《楞嚴經》當是佛學的啟蒙讀物。如果能牢牢把握住兩個根本(攀緣妄心、常住真心),學習佛教的其它知識,便有事半功倍之效。

楞嚴經·卷三|與讀者互動:學《楞嚴經》當如何行?(19)

《邊讀邊聊楞嚴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